气候警报拉响,决心与行动如何到位?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4日        点击数量:532

气候警报拉响,决心与行动如何到位?

中国环境报消息 纽约时间9月23日,2019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在联合国纽约总部落幕。本次气候行动峰会是《巴黎协定》2020年阶段性截止日期前的最后一次大型会议,因此国际社会也将峰会看作继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风云场上尤为重要的一周。那么,本届气候行动峰会为何如此重要?原来,距离2020年只剩3个月,各国政府必须以减排实绩来证明他们有能力根据《巴黎协定》继续提高目标,实现全球范围内到2030年乃至2050年的减排蓝图。

各界推动峰会取得务实成果

峰会当晚闭幕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用“见证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取得了务实成果”来形容本次会议。会上,一批全球最大的资产所有者(资产超过两万亿美元)承诺,在2050年前会投资“碳中和”领域。此外,130家银行签订了协议,承诺将其业务与《巴黎协定》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古特雷斯尤其赞赏小岛屿国家共同宣布的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全面转向可再生能源。

作为世界范围重要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也在会上宣布了新的气候行动计划:将撤回其规模为680亿美元的养老基金对煤炭能源领域上市公司的投资,且不再向这些公司进行新的投资。

“要想在本世纪末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国际社会还需付出更多努力。依靠现有科技实行‘技术替代’,能够减少70%的全球碳排放量。各国应停止补贴化石燃料工业和建造煤电厂,转向可再生能源,以及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财政支持等。发达国家需确保在2020年前,落实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的承诺。”古特雷斯说。

本次峰会召开的两天前,联合国在纽约总部首次举行青年气候峰会。古特雷斯亲切走近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的数百名年轻人,倾听了他们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心声。他表示,青年人的参与以及所表现的热情对推动各国政府加快气候行动至关重要。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尤其是青年群体,他们渴望、也理应在这一参与进程中拥有一席之地。年轻一代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者,他们同时也是将议程变为现实的策划者、行动者和创新者。气候变化和未来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联合国秘书长青年人问题特使贾亚特玛(Jayathma Wickramanayake)说。

青年气候峰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纷纷登台,表达自己的气候行动倡议。“我的家乡过去从未受到严重水灾和旱灾的影响,直到2018年,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才意识到是时候采取行动了,不能再等了。”肯尼亚的19岁女孩尼吉罗杰说。会上,中国青年代表、来自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刘凯介绍了中国“保护母亲河行动”20年来取得的成就。“中国青年正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河流等各种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刘凯说。

多国自加砝码应对气候变化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刻不容缓,全球能否有效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还将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实际行动。

峰会闭幕记者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特使路易斯·阿方索·德阿尔瓦表示,“峰会取得的成绩固然令人满意,但每一个计划还需要落到实处,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必须加紧行动。”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0年,各国都在快马加鞭。今年以来,德国总理默克尔主导成立了“气候内阁”,由默克尔总理、总理府部长和6位联邦部长组成。日前,“气候内阁”达成了“退煤”共识,推进二氧化碳定价,通过了扶持退煤地区发展的相关法案。

9月20日,德国气候内阁将就气候政策相关的一揽子措施作出决定,此举为默克尔当局推动全球的气候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也给受影响的褐煤地区创造新的、面向未来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具体明确的方案。

8月28日,默克尔领导气候内阁通过了《结构强化法》草案,扶持退煤地区的结构转变,平衡转型压力,相关投入到2038年总计将达到400亿欧元。

默克尔表示,德国的气候保护政策必须同时考虑3个目标:保持德国作为工业强国的竞争力;实现气候目标;保持生活成本特别是能源成本,要让公民负担得起。

今年6月,英国新修订的《气候变化法案》确立了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使英国成为全球首个以法律形式确立“净零排放”目标的国家。

刚刚过去的夏季“热浪”,对欧盟来说无疑是一个警钟。灾害性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促使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加足马力。

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总司气候战略、治理和非碳排放交易部门排放司司长Arthur Runge-Metzger告诉记者,“欧盟委员会已经开始规划欧盟长期战略愿景,我们要给社会各界、各部门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的目标已经朝向更远的2050年。减少碳排放是起步时会有一些磕绊,但颇具远见的抉择。接下来,欧盟会在减排技术、监管体系上不断完善,加大新能源在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占比,在新燃料和节能建筑上持续探索。”

中国近年来同样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不俗的全球气候领导力。“在2018年,中国的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45.8%,已经超过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3%,为落实到2020年和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位居世界第一,累计减少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居世界第一。”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岛屿国家再次拉响“气候警报”

尽管各国已经迅速行动,但一些国家仍难逃因气候变化产生的阴影。当人们还在讨论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时,一些惨烈的气候灾害已经发生。

9月14日,古特雷斯访问了日前飓风“多里安”袭击后的阿巴科群岛和大巴哈马岛。他曾担任联合国难民高专、在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生活了10年,然而直面经飓风“多里安”席卷后的岛屿,古特雷斯仍感震惊,将其称为“地狱级别”的飓风。

距飓风“多里安”过境巴哈马已过去约3周,大巴哈马东部(East Grand Bahama)依然像一座“死城”。最新数据显示,此次灾难造成至少50人丧生,约1300人失踪,死亡数字还可能飙升。

近年来,飓风、海平面升高、干旱等气候灾害不断侵袭巴哈马等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印度洋的科摩罗,随着气温上升和降雨量减少,农民正在适应气候急剧变化带来的作物种植压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人们正努力增强抵御极端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的能力。自然资源保护者阿尔弗雷德·马苏尔正在通过种植红树林保护岛屿家园脆弱的海岸,这也将使得鱼类回到当地水域,并为当地物种提供宝贵的食物来源。在牙买加,加勒比地区近年来因降雨量下降30%而遭受干旱,当地社区正在学习收集雨水,一方面加强粮食安全,一方面创造就业机会。

虽然这些小岛屿国家的排放量对气候变化“贡献”甚微,但他们却成身处气候危机的最前方。随着自然灾害变得更剧烈,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加,发达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应当、也没有理由袖手旁观。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当气候变化的速度超过我们采取对等的努力时,各国唯有携起手来、发挥全球气候治理的合力,才可能扭转局势,赢得这场与气候变化速度的较量。

摘自www.hbt.jiangsu.gov.cn 20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