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事业单位是隶属于政府管理部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技术监督管理职能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从事环境监测和科研,为环境管理和社会经济服务的环境监测机构,实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例如,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作为省级事业单位,是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技术、研发和网络中心。2017年7月,原江苏省环保厅下发了《江苏省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对环境监测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省级环保部门统一负责全省及各设区市、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调查评价和考核工作,实行生态环境质量省级监测、考核。现有设区市环境监测机构调整为原省环境保护厅驻市环境监测机构,由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人员和工作经费由省级承担,环境监测科研管理模式也应顺应这一改革进行相应调整。
2 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科研性质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环境监测的任务之一是“开展环境测试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职责中分别对科研提出了要求,包括:研究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承担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技术的研究;组织开展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制订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展环境监测技术合作等。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科研具有以下性质:(1)公立性。环境监测科研是环境监测事业单位职能之一,项目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科技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的各类计划、基金项目(课题)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科技计划和专项拨款等,在财政经费、资源配置上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经费支持,政府是科研活动的最主要投资主体[1]。(2)公益性。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科研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术向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提供公共事业产品与服务。是环境监测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主要以承担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3)主导性。环境监测事业单位作为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管理和评估的主体,把握着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的总体方向发展态势,不仅在管理和规划上具有主导性,在局部的科技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上也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
3 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科研管理模式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科研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环境监测公共科研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最大程度提高科研效率, 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科研管理模式具有3个特点:(1)松散型。指环境监测科研项目(课题)的来源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生态环境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地方科技厅、财政厅、环保厅以及其他重点项目、基金项目、公益项目、合作项目等。不同来源的项目(课题)一般由项目下达单位直接管理,且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单位的科研管理人员很难制定统一标准进行管理,管理只能处在一个相对松散的状态。(2)事务型。指科研管理人员主要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组织申报、评审、结题验收、上传下达、报奖、征求意见、登记,以及汇总统计各种报表,组织相关会议等工作中,缺少对科研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全方位管理,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3)行政化。一是项目来源主要为政府科技计划或工作项目(课题);二是科研资金渠道主要靠财政经费支持,且经费使用受事业单位各项管理规定的交叉约束;三是科技人员流动性差,激励机制不明显;四是管理机械、松散,执行力和科研效益低下;五是学术环境欠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2]。
随着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前提背景之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环境监测科研在环境监测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之所以有“引领”作用,是由于环境监测事业单位是直接服务于政府和社会,能最直接地了解到政府管理和社会的需求,使其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更易于准确把握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工作导向,发现环境监测各领域的重要突破点和关键环节。因此,省级环境监测事业单位更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借力环境保护大部制改革和环境监测垂直管理的契机,坚持系统化思维,对全省环境监测科研创新目标、科技资源等进行全局谋划,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组织和服务职能,形成全省环境监测科研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3],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最优方案。
4 环境监测的科研方向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对全省环境监测科技发展规划和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作为组织管理者,要把握行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夯实基础研究实力,洞察行业学术研究前沿与热点,增强科学预见性。根据不同区域发展要求和区域环境特点,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把环境监测科研资源集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能力技术突破方面。
4.1 环境要素监测科研发展方向2017年6月,江苏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提出“科学监测、创新驱动”的要求。并要求“依靠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监测科研和综合分析,强化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的应用,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开展监测大数据分析和联网共享,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这些都给环境监测科研发展指明了大方向,即:通过对环境监测各技术领域的科研学研究和实践,提升环境管理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科学性,为环境监管决策、环境质量改善决策提供服务。
实施方案对环境监测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也指明了今后环境监测科研方向。在环境各要素方面,继续开展酸雨、臭氧和新型污染物等污染特征及成因深入分析,进一步研究环境质量预测预警准确性、及时性和自动监测数据图形展示的实现;开展生物监测预警、噪声源自动监测研究,提升重金属、有毒有害污染指标的应急监测能力;探索航空遥感等新技术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同时,继续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和潜在生态风险研究,进行环境质量、污染源监管等大数据关联性分析,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继续开展环境监测市化机制研究和社会机构监管体系研究,加快各类环境监测标准制修订,以配合不断发展的管理需求,见图 1。
4.2 地域分布监测科研发展方向
2010年5月,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规划对区域发展、产业布局、自主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布置。2014年2月,江苏省省政府发布了《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20)》,这是江苏省关于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性文件,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区域,明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开发方向和开发强度,实施区域开发政策。规划在对国土空间功能进行划分的同时也为环境监测科研在不同地区确定侧重点提供了主要依据。
首先,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部分重点内容与涉及到的设区市做一个相关联的Y、Y′点示意,见表 1。从表 1纵向Y、Y′点计数可以清楚地看出,江苏省除了淮安和宿迁地区外,其他11个设区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所占Y、Y′点较多,意味着江苏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规划压力较大,同时意味着江苏省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控制、治理的压力也较大,依次为南通、苏州、常州、扬州、盐城、南京、镇江、连云港、无锡、泰州等地区。从表 1横向Y、Y′点计数中可以看出,江苏省在此规划中的发展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纺织服装业、机场建设及沿海、沿江和沿运河煤港、文化名城及古运河旅游业等方面,其次是生物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联运中转枢纽等方面。根据Y、Y′点分布情况将环境监测科研方向集中在对重点产业地区开展环境污染物监测、监控研究上,研究制定新材料、化工、医药、服装印染等不同行业的环境准入标准,建立相关监测方法体系,提出有效控制手段及治理措施;针对各类旅游带可根据地区环境特点开展典型生物生态监测评价,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探索发现不同生态环境受影响的主要因素和潜在风险。
城市 | 南京市 | 无锡市 | 常州市 | 苏州市 | 镇江市 | 南通市 | 扬州市 | 泰州市 | 徐州市 | 连云港 | 淮安市 | 盐城市 | 宿迁市 | 横向Y、Y′点计数 |
常住人口不超/万 | 700 | 400 | 400 | 400 | 100~200 | 100~200 | 100~200 | 100~200 | 400 | 100~200 | 100~200 | 100~200 | 50~200 | |
科教名城 | Y′ | 1 |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Y′ | Y′ | Y′ | Y′ | Y′ | Y′ | Y′ | 7 | ||||||
电子信息产业 | Y | Y | Y | Y | Y | Y | Y | 7 | ||||||
装备制造业 | Y | Y | Y | Y | 4 | |||||||||
新型钢铁基地 | Y | 1 | ||||||||||||
精细化工、盐化工 | Y | Y | 2 | |||||||||||
生物医药产业 | Y | Y | Y | Y | Y | 5 | ||||||||
海洋生物产业 | Y | 1 | ||||||||||||
新材料产业 | Y | Y | Y | Y | Y | Y | Y | Y | 8 | |||||
纺织服装业 | Y | Y | Y | Y | Y | Y | Y | 7 | ||||||
旅游业 | Y′ | Y′ | Y′ | 3 | ||||||||||
滨海海韵渔情旅游带 | Y′ | Y′ | Y′ | 3 | ||||||||||
环太湖水乡风情旅游带 | Y′ | Y′ | Y′ | 3 | ||||||||||
长江风光旅游带 | Y′ | Y′ | Y′ | Y′ | Y′ | 5 | ||||||||
古运河风情文化旅游带 | Y′ | Y′ | Y′ | Y′ | Y′ | Y′ | Y′ | Y′ | 8 | |||||
联运中转枢纽 | Y | Y | Y | Y | 4 | |||||||||
深水航道和沿海港口群 | Y | Y | Y | 3 | ||||||||||
机场建设 | Y | Y | Y | Y | Y | Y | Y | 7 | ||||||
沿海、沿江及沿运河煤港 | Y | Y | Y | Y | Y | Y | Y | Y | 8 | |||||
大型天然气储气库 | Y′ | 1 | ||||||||||||
纵向Y、Y′点计数 | 7 | 6 | 8 | 10 | 7 | 12 | 8 | 6 | 5 | 7 | 3 | 8 | 1 | |
①Y点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部分重点内容,Y′点为文化名城和旅游带。 |
其次,从《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20)》主体功能区名录和江苏省主体功能区划图(图 2)可以看出,南京、无锡、苏州等苏南地区大都为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而苏中、苏北各市及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的一部分县(市、区)为重点开发区,其余县(市、区)为限制开发区;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禁止开发区除泰州、扬州、宿迁地区较少外,其他地区都有一些属于禁止开发的区域。根据功能区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监测科研,使优化开发区污染物排放持续消减,水资源得到保护;使重点开发区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做到增产不增污;对农产品主产区耕地、水域、水源、湿地等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使用清洁能源;在禁止开发区进行实时监测,加强督察,维护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此外,江苏省水网密布、水系发达,是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湿地保护区,对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水体污染控制和沿江、沿湾、沿海、沿湖等的生态保护技术需求非常迫切。
5 创新环境监测科研管理模式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一直以来在全省环境监测技术方面承担着指导的职责。环境监测系统垂直管理改革后,这一职责将会在科研管理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将站在全局统筹的高度,调配共用科研资源,搭建知识平台,努力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使他们成果产出和转化的效率达到最大,切实为江苏乃至全国的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撑。肩负起这样一个重任,必须要理解科研管理的本质不只是事务性的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计划、决策、组织、控制、激励、推广应用等一系列职能与方法。优化管理模式,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也是势在必行。
在现今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信息平台,技术上已较成熟,利用信息技术尽可能地把程序化、机械性的操作交由计算机管理,一是规范管理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改善因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人为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效率低下、管理松散和脱节等问题。二是通过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部署,极大程度地实现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信息开放,减少和避免在低水平上做无效重复研究。三是通过自动化管理,建立科学研究信用体系,让管理系统根据科研任务计划自动提醒、自动考评,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以达到科学管理、创新服务的高度[4-5]。
5.1 科研信息管理系统需求科研管理系统模块主要分为科技资源、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项目统计、共享平台、系统管理等[6-7], 见表 2。
科技资源 | 项目管理 | 经费管理 | 成果管理 | 项目统计 | 共享平台 | 系统管理 |
人力资源库 | 申报管理 | 经费申请 | 论文 | 上线报表 | 科技政策 | 用户管理 |
专家库 | 立项管理 | 经费划拨 | 著作 | 内部报表 | 科技动态 | 角色管理 |
仪器设备库 | 合同管理 | 经费使用 | 专利 | 科研管理制度 | 密码管理 | |
进度跟踪 | 结题清转 | 获奖 | 科研计划、指南 | 日志管理 | ||
信用评价体系 | 验收、结题 | 奖励 | 成果展示 | |||
其他 | 知识管理 |
5.2 主要模块流程示意
主要模块流程见图 3(a)(b)(c)。
6 结语
环境监测科研管理除了要了解科技需求,把握科研方向,实现信息化管理,还要把握科技政策内涵,把国家对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的鼓励政策吃透、用好,积极探索环境监测事业单位科研绩效管理制度,提高科研效率,提高科研设备和成果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 |
李政刚, 谯涵丹. 公立科研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定位:审视与重构[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9): 72-76. DOI:10.3969/j.issn.1673-1999.2015.09.025 |
[2] |
张超玉.新型组织结构在科研机构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5: 1-76.
|
[3] |
温珂, 苏宏宇, 周华东. 科研机构协同创新能力研究:基于中国101家公立研究院所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4, 32(7): 1082-1089. |
[4] |
高伟, 吴建勇, 冯璐, 等. 倡导精细化管理提升科研管理水平[J]. 农业科技管理, 2017, 36(1): 19-22. |
[5] |
闫璐颖, 谢玉诚. 对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效率的几点思考[J]. 新西部, 2017(9): 103-104. |
[6] |
叶仁传.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认知升级及科研管理与运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0): 67-68. 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7.10.029 |
[7] |
杨发强.科研管理辅助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 2014: 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