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硫(SO3)是硫酸(H2SO4)的酸酐,是表征气态硫酸污染的特征因子,其毒性是二氧化硫(SO2)的10倍,且腐蚀性极强,危害远大于SO2[1-2]。公众对大气污染物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颗粒物(烟尘)、SO2、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指标上,较少关注SO3。SO3主要来源于硫酸生产企业,如硫磺制酸工业及硫铁矿制酸工业[3];燃煤电厂[4]、石油炼化工业[1],以及其他以煤为原料或燃料的工业企业[5],如钢铁、水泥工业等;生产工艺中大量使用硫酸的工业,如化工、采矿冶炼工业等。SO3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SO3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6];SO3与烟气中的水分结合形成亚微米级的硫酸雾气溶胶,进而形成二次颗粒硫酸盐,是大气中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6];SO3是造成排烟产生蓝色、黄色烟羽的主要原因[6]。此外,SO3使烟气酸露点提高,导致低温烟气形成的硫酸雾腐蚀锅炉金属受热面和空预器,且酸雾容易与飞灰反应结垢,堵塞烟道[7],SO3还会与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选择催化还原技术)脱硝系统中的氨反应形成硫酸铵,堵塞催化剂表面孔隙,降低SCR系统的使用寿命[8]。
1 SO3测试方法现状及难点 1.1 测试方法现状目前,国内外SO3的测试方法从原理上主要分为控制冷凝法[9]、螺旋管法[10]、异丙醇法[11]、德国潘拓SO3测试仪法[11]、盐吸收法[12-13]、棉塞法[14]、光学法[15]。我国标准体系中,烟气SO3测试方法主要有:(1)《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GB/T 21508—2008)附录C,烟气中SO3浓度的测定;(2)《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实验规范》(DL/T 998—2016)附录A,烟气中SO3的测定;(3)《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性能检测技术规范》(DL/T 986—2016)附录B,烟气中SO3的检测方法;(4)《车间空气中硫酸及三氧化硫的氯化钡比浊测定法》(GB/T 16026—1995)。
1.2 测试难点由于SO3化学性质特殊,其监测技术是环境监测领域的难点,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SO3化学性质活拨,容易与氨气等物质反应形成硫酸盐;(2)一般烟气中SO3浓度相对于SO2较小,传统测试方法(如控制冷凝法)在测试SO3时,冷凝管常常出现冷凝水,冷凝水能明显吸收SO2,对测试产生干扰;(3)SO3在烟气中与水蒸气结合产生硫酸,当温度下降时,硫酸易冷凝,冷凝后的硫酸会与烟道及测量管路发生反应;(4)SO3标准气体难以制备,测试方法(测试仪器)的准确度、精密度等参数难以检验,目前国内虽然有数台SO3标准发生器实验平台,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5)目前市场上SO3采样仪器和监测仪器开发相对滞后,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因传统SO3测试方法具有稳定性较差、测试效率低等缺点,经综合分析,现选用国内根据德国潘拓SO3测试仪原理开发的仪器方法,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测试效率高的特点,并对新选仪器测试SO3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仪器与试剂仪器:SO3标准气体发生装置(浙江大学);RJ-SO3-M便携式SO3自动分析仪(深圳睿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试剂:RJ-SO3-M-SS1, 2标准溶液,RJ-SO3-M-AL吸收液,均购自深圳睿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异丙醇(色谱级,美国TEDIA有限公司);SO2、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硫化氢(H2S)标准气体(南京天泽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2.2 方法原理将加热到硫酸露点温度(280℃)以上的样气通过惰性材料内衬的采样探头及预处理单元,以恒速抽入专用的扰流高效密闭吸收捕集单元,捕集单元温度为280℃,由异丙醇吸收液[V(异丙醇):V(水)=8:2]高效捕集烟气中的SO3(SO2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不被吸收),形成与SO3浓度成正比的等当量硫酸根离子,然后加入反应剂反应和加入显色剂显色,由自动分析仪中的分光光度单元自动检测硫酸根离子的吸光度,通过采集烟气体积计算得到SO3浓度。当烟道中的SO3与水结合生成H2SO4,H2SO4在经过采样枪加热后能被异丙醇吸收液吸收,作为SO3的一部分被定量为SO3。
2.3 SO3标准气体发生装置简介SO3化学性质活泼,标准气体难以制备和保存,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研究机构拥有SO3标准气体发生装置。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细颗粒物高效脱除关键技术”的配套实验室拥有该套设备,该装置是“温湿调控颗粒物、SO3协同脱除静电除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套系统包括SO3烟气发生系统、除尘器本体、控制系统等,设计参数见表 1。
项目 | 参数 |
设计风量 | 430 m3/h |
烟气温度调节范围 | 加热器在烟气流量为200 m3/h时,从室温至200℃可调 |
烟气湿度调节范围 | 环境湿度至饱和湿度 |
粉尘流量调节范围 | 0~1 kg/h |
SO3发生器设计参数 | SO2标气流量(0~1 L/min),压缩空气流量(500~1 000 L/h),反应器温度(200~600 ℃),SO2转化效率98% |
3 结果与讨论 3.1 准确度和精密度
根据目前不同污染源SO3实际排放浓度水平,利用SO3发生装置产生3个质量浓度为2.0,5.0和15.0 mg/m3的标准SO3烟气,现场重复9次测试,结果见表 2。由表 2可见,3个质量浓度的标准SO3烟气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分别为7.5%,-2.6%和6.7%,方法准确度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1.7%和4.1%,方法精密度较好。
mg/m3 | |||
编号及参数 | ρ(标准SO3烟气) | ||
1 | 2.12 | 4.96 | 15.9 |
2 | 2.07 | 4.82 | 16.4 |
3 | 2.08 | 4.81 | 16.7 |
4 | 2.14 | 4.77 | 16.7 |
5 | 2.30 | 4.77 | 16.6 |
6 | 2.21 | 4.95 | 16.0 |
7 | 2.18 | 4.86 | 15.5 |
8 | 2.17 | 4.93 | 15.1 |
9 | 2.08 | 4.95 | 15.1 |
平均值 | 2.15 | 4.87 | 16.0 |
标准值 | 2.00 | 5.00 | 15.0 |
相对误差(δ)/% | 7.5 | -2.6 | 6.7 |
标准偏差(SD) | 0.07 | 0.08 | 0.65 |
相对标准偏差(RSD)/% | 3.3 | 1.7 | 4.1 |
3.2 检出限
以洁净环境空气作为SO3空白样品,根据文献[16],方法检出限按照公式MDL=S×t(n-1,0.99)计算,S为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t(n-1, 0.99)为置信度为99%、自由度为n-1时的t值。平行测定21次空白样品,查表得t(20, 0.99)=2.528,测得方法检出限为0.1 mg/m3,以4倍检出限作为测定下限,测定下限为0.4 mg/m3。
3.3 干扰因素测试固定污染源废气成分复杂,在污染源废气监测中,SO2、CO、NOx、H2S、含湿量、烟尘等较为常见,为了研究这些因素对SO3测试的干扰,用SO2、CO、NOx、H2S标准气体,直接接入SO3测试系统(中间接惰性缓冲气袋,连接管均为特氟龙材质),测试SO3示值,计算干扰贡献率,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的CO、NOx、H2S对SO3测试干扰贡献率均为0.0%,说明这3种物质对SO3测试无干扰;SO2出现明显示值,原因可能是SO2在280℃伴热采样枪内氧化成SO3,对SO3测试形成正干扰,但干扰贡献率为0.2%,可以接受。
此外,利用SO3标准气体发生装置,产生质量浓度为5.0 mg/m3 的SO3标准气体,同时利用2.3节装置发生不同浓度的含湿量和烟尘,测试SO3系统误差,结果见表 3。
干扰因素 | ρ(SO3)/(mg·m-3) | ρ(SO3)/ (mg·m-3) |
示值误差/%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含湿量 | 0% | 4.9 | 4.9 | 4.8 | 4.8 | 4.8 | 5.0 | 5.3 | 5.2 | 5.1 | 4.9 | 5.0 | 0.0 |
10% | 5.3 | 5.3 | 5.4 | 5.4 | 4.8 | 5.5 | 4.9 | 4.9 | 4.9 | 4.9 | 5.1 | 2.6 | |
20% | 5.3 | 5.2 | 4.9 | 4.9 | 5.1 | 5.1 | 5.2 | 5.3 | 4.8 | 4.7 | 5.1 | 1.0 | |
ρ(烟尘) | 15 mg/m3 | 5.0 | 4.9 | 5.0 | 5.0 | 4.9 | 4.9 | 4.9 | 5.0 | 4.8 | 4.8 | 4.9 | -1.0 |
106 mg/m3 | 4.9 | 4.5 | 4.5 | 4.5 | 4.7 | 4.5 | 4.5 | 4.4 | 4.8 | 4.6 | 4.6 | -8.2 | |
ρ(烟尘), 含湿量 | 106 mg/m3, 15% | 4.9 | 5.1 | 5.1 | 5.0 | 5.2 | 5.2 | 5.6 | 5.3 | 5.6 | 5.7 | 5.3 | 6.0 |
由表 3可见,测试SO3质量浓度为5.0 mg/m3,含湿量为0%,10%和20%的烟气,SO3示值误差为0.0%,2.6%和1.0%,说明含湿量对测试干扰较小;烟尘质量浓度为15和106 mg/m3的烟气,SO3示值误差为-1.0%和-8.2%,说明烟尘对SO3测试产生负干扰,可能是因为SO3被烟尘吸附,或SO3与烟尘发生反应,导致结果略微偏低,干扰可以接受;烟尘质量浓度为106 mg/m3,含湿量为15%的烟气,SO3示值误差为6.0%,干扰可以接受。
3.4 现场监测根据SO3的来源,选择硫酸工业、燃煤电厂、石油炼化-催化裂化装置、钢铁烧结装置4个典型SO3污染源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见表 4。
mg/m3 | ||||||||||
项目 | 某硫铁矿制酸企业 | 某燃煤电厂 | 某石油炼化企业 | 某钢铁企业 | ||||||
处理装置进口 | 处理装置出口 | SCR脱硝进口 | SCR脱硝出口 | 氨法脱硫出口 | 催化裂解炉出口 | 烧结出口 | ||||
ρ(SO3) | 22.6~29.4 | 7.1~8.9 | 19.3~37.6 | 27.1~34.7 | 4.2~5.1 | 9.0~12.1 | 7.0~22.8 | |||
ρ(SO3) | 26.5 | 7.9 | 22.6 | 30.5 | 4.6 | 10.9 | 16.1 | |||
协同处理效率/% | 70.2 | 84.9 |
由表 4可见,这些典型SO3污染源均有一定程度的SO3检出。某燃煤电厂SCR脱硝装置进口SO3质量浓度低于出口SO3质量浓度,很好地解释了文献[1-2]和[6]中提到的SCR脱硝系统中催化剂有催化氧化SO2生成SO3的现象。某硫铁矿制酸企业和燃煤电厂现有废气治理设施对SO3的协同处理效率分别为70.2%和84.9%,处理效果较好。某石油炼化企业和某钢铁企业最终排放烟气中检出SO3质量浓度均值为10.9和16.1 mg/m3,现场观察2个排气筒烟气,均出现与文献[6]中相似的烟气拖尾现象,说明较高浓度的SO3是产生烟气拖尾的主要原因。
4 结语利用异丙醇吸收-分光光度法测试SO3,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方法检出限为0.1 mg/m3,测定下限为0.4 mg/m3,SO2、CO、NOx、H2S、含湿量、烟尘等因素对方法的干扰可以接受,现场测试效果较好。
[1] |
胡敏. 催化裂化烟气SO3排放问题分析与对策[J].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6, 46(9): 1-7. DOI:10.3969/j.issn.1002-106X.2016.09.001 |
[2] |
郭链, 刘含笑, 郦建国, 等. 固定源SO3测试技术研究[J]. 中国环保产业, 2016(11): 42-43. DOI:10.3969/j.issn.1006-5377.2016.11.010 |
[3] |
赵普琇. 硫磺制酸工艺中炉气SO3和水分测定方法的改进[J]. 云南化工, 2010, 37(1): 68-70. DOI:10.3969/j.issn.1004-275X.2010.01.018 |
[4] |
肖雨亭, 贾曼, 徐莉, 等. 烟气中SO3及硫酸雾滴的分析方法[J]. 环境科技, 2012, 25(5): 43-48. |
[5] |
陈圆圆. 固定源硫酸雾国内外采样方法优劣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 2015, 31(4): 95-99. DOI:10.3969/j.issn.1002-6002.2015.04.017 |
[6] |
胡敏, 郭宏昶, 李宗余. 催化裂化烟气蓝色烟羽形成原因分析与对策[J].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5, 45(11): 7-12. DOI:10.3969/j.issn.1002-106X.2015.11.002 |
[7] |
李彦, 武彬, 徐旭常. SO2、SO3和H2O对烟气露点温度影响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17(1): 126-130. DOI:10.3321/j.issn:0253-2468.1997.01.021 |
[8] |
罗汉成, 潘卫国, 丁红蕾, 等. 燃煤锅炉烟气中SO3的产生机理及其控制技术[J]. 锅炉技术, 2015, 46(6): 69-72. DOI:10.3969/j.issn.1672-4763.2015.06.015 |
[9] |
AHN J, OKERLUND R, FRY A, et al. Sulfur trioxde formation during oxy-coal combus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011(5): 127-135. |
[10] |
FUJISHIMA H, NAGATA C.Experiences of Wet Typ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SO3 Mist Removal in Boilers Using High Sulfur Content Fuel[C].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2004.
|
[11] |
FLEIG D, VAINIO E, ANDERSSON K, et al. Evaluation of SO3 Measurement Techniques in Air and Oxy-Fuel Combustion[J]. Energy & Fuels, 2012, 26(9): 5537-5549. |
[12] |
VAINIO E, FLEIG D, BRINK A,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and Field Application of a Salt Method for SO3 Measurement in Flue Gases[J]. Energy & Fuels, 2013, 20(7): 210-234. |
[13] |
COOPER D. Optimization of a NaCl Adsorbent Tube Method for SO3 Measurements in Combustion Flue Gases[J]. Inst.Vatten Luftvardsforsk, IVL Rep, 1995(5): 98-115. |
[14] |
化学工业部化肥司. 硫酸生产分析规程[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3: 304-307.
|
[15] |
SONNENFROH D M, ALLEN M G, RAWLINS W T, et al.Pollutant emission monitoring using QC laser-based mid-IR sensors[C]//Environmental and Industrial Sensing.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 2001: 86-97.
|
[16] |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 HJ 168—2010[S].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