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9
2. Jiangsu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Nanjing, Jiangsu 210019, China
大气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区域性细颗粒物污染和严重雾霾是江苏省重污染天气的主要特征,2013和2014年初均出现了大范围、持续性的雾霾天气过程。在大气污染物的积聚与扩散过程中,气象条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气象工作者在霾的天气气候特征、生消物理机制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1-11]。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一次典型的雾霾进行详尽的个例分析,缺乏长时间序列的系统性分析。
现对2013—2015年江苏省冷空气背景下100多个重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日进行系统分析,重点研究在不同路径的冷空气影响下,首要污染物、污染时空、污染浓度和大气环流等特征。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研究不同路径冷空气对重污染日的风向、风速、降水、温度层结、混合层厚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并分析上游污染输送与气象条件对污染浓度的影响,为环境气象预报业务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1 研究方法《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12]中将空气质量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这6个等级。对江苏省2013—2015年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臭氧(O3)这3种首要污染物达到重度和严重污染(5—6级)地区的地面气压场根据华东区域气象中心业务标准进行分型(表 1),选取地面气压场G1、G2型个例(同一日江苏境内出现PM2.5、PM10和O3污染物均达重度污染以上,则分别算为PM2.5、PM10和O3污染独立的3次个例),作为冷空气背景下江苏省重污染研究样本。
大气成分资料来自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包括13个设区市72个国控站的2013—2015年PM2.5、PM10和O3这3种污染物浓度日平均数据;气象要素资料来自江苏省国家气象观测站;环流形势资料来自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温度、压力、风速、湿度以及混合层高度等数据运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资料计算得出。
2 冷空气对江苏省大气污染的影响机制受典型的东亚季风影响,复杂的季风系统和天气过程(台风、副高控制、冷锋过境)对于江苏省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和转化机制具有重要作用[13-21]。江苏省冬、春季节受内陆污染、北方沙尘和本地不利气象条件等综合影响,区域性雾霾和浮尘影响突出。同期,因供暖需要,北方煤炭消耗激增,冷空气频繁南下,导致重污染颗粒向江苏省输送效应十分明显。冬、春季节冷暖空气的交替易形成静稳天气,在大范围内边界层形成逆温,大气中水汽含量也往往较高,极大增强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导致污染迅速累积[22-30]。
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弱对江苏省冬季西北气流的强弱具有重要影响。当弱西伯利亚高压控制我国北部与东部大部分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弱。弱地表风速、稳定的大气条件以及混合层高度减弱了空气污染的传输和辐散,是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大范围灰霾形成的气象机制。强西伯利亚高压带来的寒潮/冷锋过程对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空气污染物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Wang等[31]结合中国47个站点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以及东亚大气环流形势,通过对2001—2011年11个冬季47次大寒潮过程以及空气污染事件的分析,指出自寒潮爆发的4日内,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寒潮对大气污染物的清除效率达30%,对中国大陆范围均有显著影响。寒潮过程对冬季空气质量完整的影响过程通常为分为3个典型阶段:(1)冷锋过境前,污染物的堆积使空气质量逐步恶化;(2)冷锋过境时,强西北风的清除作用显著改善了空气质量;(3)冷锋过境后,在高压控制下污染物逐步积累,直到下一次冷锋过程。寒潮爆发后,API最低日由西北向东南逐渐推迟,说明了寒潮带来的高压、低温、大风天气由北向南逐步改善了中国空气质量的“北早南晚”的过程。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路径冷空气影响江苏省的特征冷空气从寒潮关键区入侵江苏省,主要有3条路径。(1)东路:冷空气从寒潮关键区经蒙古到我国华北北部,在冷空气主力继续东移的同时,低空的冷空气折向西南,经渤海侵入华北,再从黄河下游向南,可达两湖盆地。(2)中路:冷空气从寒潮关键区经蒙古到达我国河套附近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3)西路:冷空气从寒潮关键区经我国新疆、青海、西藏高原东侧南下,对我国西北、西南及江南各地区影响较大。不同类型的冷空气其影响强度、影响时间以及冷气团特征也有显著差异[32]。
3.1.1 重污染等级与首要污染物类型2013—2015年冷空气背景下江苏省PM2.5、PM10和O3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132 d,重污染个例168个(表 2)。由表 2可见,污染等级多为重度污染,其中严重污染个例较少,占14%;污染天气主要出现在中路冷空气影响时,东路冷空气对污染影响较小。发生重污染天气时,污染物种类有所差异,无论冷空气路径如何,PM2.5占绝对主导地位,PM10主要出现在中路,O3在中路和东路概率均较高。
对72个国控站数据按照城市进行了平均处理,用来表征每个城市的污染水平,如果只有一个城市达到重污染,则判定为单站污染,否则为多站污染。不同路径冷空气连续多日重污染次数及同日多点重污染次数见图 1(a)(b)。由图 1可见,中路、西路冷空气影响造成江苏省连续2 d以上重污染率达30%以上,最长连续重污染可达6 d;东路冷空气影响时,连续2 d以上重污染率为18%,全省仅出现一次连续3 d的重污染,单站点连续污染最多2 d。
中路、西路冷空气影响时,易出现3站以上区域性重污染,重污染频率最高地区为江苏西北部的淮安和徐州,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东路冷空气影响时,易出现单站污染,重污染频率最高地区在江苏省中南部,主要污染物为O3。
3.2 冷空气背景下重污染日气象条件特征 3.2.1 地面气压场特征冷空气影响下的重污染日,不管冷空气路径如何,污染区域处于冷高压前部的高压楔内,地面水平风场弱,风速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图 2(a)(b)(c)为西路、中路和东路冷空气影响时,江苏省区域性重污染地面气压平均场。
重污染日高空天气形势主要有2种类型,见图 3(a)(b)。图 3(a):高空槽引导北方冷空气扩散南下,中低层为槽后脊前西北气流,气流下沉,抵制污染垂直扩散;图 3(b):高空浅槽过境,中纬度环流较平直,中低层有弱切变,850 hPa上有暖平流,层结稳定。总体上,高空冷空气主体偏北,近地层925 ~1 000 hPa上多为高压前东北/西北气流。
风向与风速: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2013—2015年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有33 d,重污染日风向与风速见表 3。由表 3可见,重污染日前24 h地面日平均风速 & #60; 3.3 m/s,其中西路、东路冷空气日平均风速 < 2.4 m/s,有利于污染物积聚。西路、中路冷空气多为西北风向,有利于内陆污染物水平输送,容易维持或加速重污染的形成;东路冷空气多以东东南风向为主,风速相对较大,海上洁净空气的输送不利于严重污染的形成。3年中全省仅出现3个严重污染个例,南京市一次都没有出现。
降水与湿度:上述重污染日中,仅2 d出现0.3 mm的降雨。中路和东路冷空气影响时,平均相对湿度差距不大,为72.7%~73.5%;西路冷空气影响时,平均相对湿度较小,为58%。
逆温层情况:上述重污染日08:00时的大气逆温情况见表 4。由表 4可见,西路冷空气影响时,逆温发生的概率为50%,逆温层高度为925 hPa以下;中路冷空气影响时,逆温发生的概率为60%,较强逆温层更为贴地,基本在1 000 hPa以下;东路冷空气影响时,逆温发生的概率为75%,逆温层高度为925 hPa以下,但贴地逆温较弱,较强逆温层在1 000~925 hPa。
混合层厚度: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平均混合层厚度约为0.78 km。混合层厚度小,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扩散。
3.3 不同路径冷空气对ρ(PM2.5)日增幅影响根据冷空气背景下江苏省105个PM2.5的重污染个例,分析南京市上游污染输送对污染浓度的影响(表 5)。由表 5可见,冷空气影响下的重污染日,污染浓度日增幅为中路>东路和西路,冷空气污染输送贡献为中路、西路>东路。上游有污染正输送,风速小,即使无逆温,污染浓度日增量也可>100 μg/m3;上游负输送,应利于污染浓度下降,但近地层有强逆温,地面风速小,重污染仍可能加剧。
江苏省发生区域性重污染时,南京市ρ(PM2.5)日增幅>50 μg/m3的个例有以下3个特点:(1)上游有较强的污染输送,如中路冷空气影响时,徐州或淮安市前24 h与南京市ρ(PM2.5)差>50 μg/m3;(2) 上游有污染正输送,近地层有逆温或地面风速 < 2 m/s;(3) 上游有污染负输送,近地层逆温强度>1.6(℃/100 m),且地面风速 < 2 m/s。
4 结论(1) 冷高压南下背景下,江苏省的重污染主要发生在中路冷空气影响时,东路冷空气影响概率较小;在中路、西路冷空气影响下易出现区域性、连续性重污染,污染物以PM2.5为主,O3次之;在东路冷空气影响下,多单站点污染,多日连续污染概率较小,O3污染概率较高。
(2) 江苏省重污染日,高空冷空气主体偏北,中低层为槽后脊前西北气流或有弱切变,地面处于冷高压前部;层结稳定,且逆温发生概率>50%,混合层高度 < 1.2 km;前日和当日风速 < 4 m/s,无降水或 < 1.0 mm弱降水。
(3) 中路、西路冷空气对PM2.5的输送贡献大于东路。上游有污染正输送,即使无逆温产生,ρ(PM2.5)日增量也可>100 μg/m3;上游污染负输送,风速 < 2 m/s,近地层逆温强度>1.6(℃/100 m),污染浓度仍有增量。微风、逆温的静稳天气,是重污染天气维持和加剧的重要条件。
(4) 南京市在有利的重污染发生环流背景和中路冷空气的影响下,ρ(PM2.5)日最大增幅 < 150 μg/m3,且最大增幅 < 100 μg/m3的概率为94.4%;在西路和东路冷空气的影响下,ρ(PM2.5)日最大增量 < 100 μg/m3,且最大增幅 < 50 μg/m3的概率>60%。
(5) 冷空气南下是造成江苏省重污染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重污染天气的发生,是本地污染、外源输送和局地不利于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共同作用所造成的。
[1] |
蔡子颖, 韩素芹, 吴彬贵, 等. 天津一次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研究[J]. 气象, 2012, 38(9): 1103-1109. |
[2] |
李子华, 刘端阳, 杨军, 等. 南京市冬季雾的物理化学特征[J]. 气象学报, 2011, 69(4): 706-718. |
[3] |
伍红雨, 杜尧东, 何健, 等. 华南霾日和雾日的气候特征及变化[J]. 气象, 2011, 37(5): 607-614. |
[4] |
周贺玲, 李丽平, 乐章燕, 等. 河北省雾的气候特征及趋势研究[J]. 气象, 2011, 37(4): 462-467. DOI:10.3969/j.issn.1671-6345.2011.04.011 |
[5] |
刘梅, 严文莲, 张备, 等. 2013年1月江苏雾霾天气持续和增强机制分析[J]. 气象, 2014, 40(7): 835-843. |
[6] |
严文莲, 刘端阳, 濮梅娟, 等. 南京地区雨雾的形成及其结构特征[J]. 气象, 2010, 36(10): 29-36.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0.10.005 |
[7] |
严文莲, 濮梅娟, 王巍巍, 等. 一次罕见的辐射-平流雾研究(Ⅰ)-生消物理过程分析[J]. 气象科学, 2009, 29(1): 9-16. DOI:10.3969/j.issn.1009-0827.2009.01.002 |
[8] |
饶晓琴, 李峰, 周宁芳, 等. 我国中东部一次大范围霾天气的分析[J]. 气象, 2008, 34(6): 89-96. |
[9] |
吴兑, 吴晓京, 李菲, 等. 1951-2005年中国大陆霾的时空变化[J]. 气象学报, 2010(5): 680-688. |
[10] |
杨卫芬, 银燕, 魏玉香, 等. 霾天气下南京PM2.5中金属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1): 12-17. |
[11] |
丁一汇, 李巧萍, 柳艳菊, 等.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J]. 气象, 2009, 35(3): 3-14. |
[12] |
环境保护部.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 HJ 633-2012[S].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
[13] |
DING A J, WANG T, XUE L, et al. Transport of north China air pollution by midlatitude cyclones: Case study of aircraft measurements in summer 2007[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09, 114(D8). |
[14] |
DING A J, FU C B, YANG X Q, et al. Ozone and fine particle in the western Yangtze River Delta: an overview of 1 yr data at the SORPES station[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3a, 13(11): 5813-5830. DOI:10.5194/acp-13-5813-2013 |
[15] |
DING A J, FU C B, YANG X Q, et al. Intense atmospheric pollution modifies weather: a case of mixed biomass burning with fossil fuel combustion pollution in eastern China[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3b, 13(20): 10545-10554. DOI:10.5194/acp-13-10545-2013 |
[16] |
DING A, WANG T, FU C.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s of carbon monoxide and ozone in Hong Kong, South China[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13c, 118(16): 9475-9488. DOI:10.1002/jgrd.50714 |
[17] |
DING A J, HUANG X, NIE W, et al. Enhanced haze pollution by black carbon in megacities in China[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6, 43: 2873-2879. DOI:10.1002/2016GL067745 |
[18] |
ZHOU D, DING A, MAO H, et al. Impacts of the East Asian monsoon on lower tropospheric ozone over coastal South China[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3, 8(4): 044011. DOI:10.1088/1748-9326/8/4/044011 |
[19] |
HUANG X X, WANG T J, JIANG F, et al. Studies on a severe dust storm in East Asia and its impact on the air quality of Nanjing, China[J].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2013, 13(1): 179-193. DOI:10.4209/aaqr.2012.05.0108 |
[20] |
FU Q Y, ZHUANG G S, LI J, et al. Source, long-range transpor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heavy dust pollution event in Shanghai[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Atmospheres, 2010(9): 115. |
[21] |
任阵海, 高庆先, 苏福庆, 等. 北京大气环境的区域特征与沙尘影响[J].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5(2): 49-56. DOI:10.3969/j.issn.1009-1742.2003.02.008 |
[22] |
COHEN M, ARTZ R, DRAXLER R, et al. Modeling the atmospheric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mercury to the Great Lakes[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4, 95(3): 247-265. DOI:10.1016/j.envres.2003.11.007 |
[23] |
DING A J, WANG T, THOURET V, et al. Tropospheric ozone climatology over Beijing: analysis of aircraft data from the MOZAIC program[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Discussions, 2007, 7(4): 9795-9828. |
[24] |
DRAXLER R R, ROLPH G D. HYSPLIT (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 access via NOAA ARL READY website[EB/OL]. http://www.arl.noaa.gov/ready/hysplit4.html.
|
[25] |
GENG F, ZHANG Q, TIE X, et al. Aircraft measurements of O3, NOX, CO, VOCs, and SO2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9, 43(3): 584-593. DOI:10.1016/j.atmosenv.2008.10.021 |
[26] |
ZHANG W, ZHU T, YANG W, et al. Airborne measurements of gas and particle pollutants during CARE Beijing-2008[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4, 14(1): 301-316. DOI:10.5194/acp-14-301-2014 |
[27] |
ZHANG Y H, SU H, ZHONG L J, et al. Regional ozone pollution and observation-based approach for analyzing ozone-precursor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PRIDE-PRD2004 campaign[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8, 42(25): 6203-6218. DOI:10.1016/j.atmosenv.2008.05.002 |
[28] |
李莉, 陈长虹, 黄成, 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O3和PM10的区域污染特征模拟[J]. 环境科学, 2008, 29(1): 237-245. DOI:10.3321/j.issn:0250-3301.2008.01.040 |
[29] |
王艳, 柴发合, 刘厚凤, 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水平输送场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21(1): 22-29. |
[30] |
夏俊荣, 张镭. 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大气气溶胶的进展[J]. 干旱气象, 2006, 24(4): 68-72. DOI:10.3969/j.issn.1006-7639.2006.04.013 |
[31] |
WANG H J, CHEN H P. Understanding the recent trend of haze pollution in eastern China: roles of Climate change[J].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6(16): 4205-4211. |
[32] |
戴竹君, 刘端阳, 王宏斌, 等. 江苏秋冬季重度霾的分型研究[J]. 气象学报, 2016, 74(1): 133-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