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空气中普遍存在的一大类化合物,一般是指在标准状态下饱和蒸气压较高、沸点较低、分子质量较小、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炔烃、卤代烃和含氧有机物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各大城市VOCs的浓度水平、活性特征、来源解析开展了大量研究。Pamela等[1]在巴西圣保罗展开了VOCs观测,建立了与一氧化碳(CO)和乙炔有关的比值(ER),该比值是一个评估排放源长期变化的很有价值的指标。Liang等[2]改进了2011-2018年中国工业VOCs排放清单和6个特定行业的当地污染源概况,以改进对臭氧(O3)生成潜势(OFP)的估算。Ahsan等[3]在南京郊区连续测量了89种VOCs以及O3、氮氧化物(NOX)、CO和二氧化硫(SO2),通过计算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得出结论,为了改善研究区域空气质量,必须减少交通排放,以减少芳香烃和烯烃的浓度。林旭等[4]分析了杭州市不同功能区VOCs及各组分的体积分数、日变化规律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黄烯茜等[5]选取上海某城郊10个点位进行连续6年(2012-2017年)的采样分析,得出上海城郊大气中VOCs的时空污染特征及其对人体潜在的健康风险。张露露等[6]在2012年11-12月和2014年5-10月对上海市青浦区大气中58种VOCs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 青浦区大气中VOCs总体浓度水平较低, 烷烃是其中含量最高的物种,总VOCs的月变化特征表现为11月最高,10月最低,日变化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双峰分布。对OH消耗速率和OFP贡献最大的物种均是烯烃和芳香烃。
从2013年起,南通市O3日最大8 h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O3-8h-90%)逐年持续上升,2015年开始超标,2018年年均值为156 μg/m3,较2017年下降了12.8%,低于国家标准,2019年年均值为172 μg/m3,较2018年上升了10.3%,O3污染有所反弹,变化趋势尚不稳定,总体呈持续上升态势。目前针对南通市VOCs分析的文献较少,赵秋月等[7]于2018年7月对南通市大气中的VOCs进行监测,分析其浓度状况、组成特征、对OFP的贡献及主要来源,但分析时段较短,不能反映VOCs的季节变化特征。现于2019年全年,对南通市大气中的VOCs开展更详尽的四季变化特征分析,计算OFP,找出南通市VOCs的优先控制物种。
1 研究方法 1.1 监测点位在线监测点位为南通市崇川区紫琅公园中的大气超级站,位于环境教育馆3楼楼顶(距离地面约15 m)。
1.2 监测时间监测时段为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包含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月和12月)这4个季节,每天24 h连续在线监测,除仪器故障或维修保护等造成的VOCs数据缺失外,全年有效数据达到91.2%。
1.3 监测仪器及指标监测仪器为TH-300B在线VOCs分析仪(武汉天虹公司),采样时间间隔为1 h,检出限范围为0.8×10-7~5×10-7。该系统一次采样可以检测99种VOCs,其中烷烃29种,烯烃11种,炔烃1种,芳香烃17种,含氧(氮)有机物13种,卤代烃28种。
2 结果与讨论 2.1 VOCs组分变化特征对2019年在南通市检出的57种VOCs进行分析,其中包含烷烃29种,烯烃10种,炔烃1种,芳香烃17种。根据大气超级站的数据,2016-2019年南通市VOCs总体及各组分均呈下降趋势(图 1),2019年VOCs的体积分数为15.57×10-9,较2016年的31.29×10-9下降了50.2%。2019年VOCs不同组分体积分数排序为:烷烃(9.65×10-9)>芳香烃(2.85×10-9)>烯烃(1.84×10-9)>炔烃(1.23×10-9)。
2019年南通市四季的VOCs组分体积分数占比见图 2(a)(b)。由图 2(a)可见,VOCs、烷烃、炔烃的体积分数排序均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芳香烃排序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烯烃排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VOCs体积分数冬季最高而夏季最低的原因可能是,冬季大气边界层较低,层结较为稳定,夜间更容易出现逆温,导致VOCs不易扩散,同时白天光照相对其他季节更弱,光化学反应性较低;而夏季太阳辐射较强,白天光化学反应较剧烈,VOCs容易发生二次转化。在上海市青浦区[5]、鄂州市[8]等地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由图 2(b)可见,VOCs组分占比最多的均为烷烃,为59.21%(秋季)~63.19%(冬季);芳香烃其次,为15.14%(冬季)~20.09%(秋季);烯烃为9.86%(春季)~12.97%(秋季);炔烃为6.91%(夏季)~9.04%(冬季)。烷烃和炔烃在冬季的占比最高,芳香烃和烯烃在秋季的占比最高。
2.2 VOCs季节变化特征2019年南通市四季VOCs平均体积分数排名前10位的物种见表 1。由表 1可见,排名前10的物种相似,均包括丙烷、乙烷、乙烯、乙炔、正丁烷、甲苯、异戊烷、间/对二甲苯和异丁烷,说明南通市大气中的VOCs来源和组分相对稳定。丙烷、乙烷、乙烯、乙炔、正丁烷、异丁烷的体积分数在冬季最高,间/对二甲苯和异戊烷在春季最高,甲苯在秋季最高。
2019年南通市四季VOCs各组分的日变化趋势见图 3(a)(b)(c)(d)。由图 3可见,烷烃、烯烃、炔烃的体积分数均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特点,芳香烃的体积分数则是春季≈秋季≈冬季>夏季。
4种组分的日变化特征如下:(1)烷烃四季均呈现较明显的单峰分布,峰值位于6:00-8:00,四季出现峰值时间略有不同,谷值位于14:00-16:00,随后体积分数波动上升,烷烃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2)烯烃和炔烃四季均呈现较明显的双峰分布,峰值位于7:00-8:00和19:00-21:00,表明其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烯烃夏季早峰值时间与春、秋季相当,比冬季早1 h,晚峰值与秋季相当;炔烃夏季早峰值与春季相当,比秋、冬季早1 h,原因可能是春、夏季日出早,人们出行时间提前。(3)芳香烃四季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春、秋季呈现多峰分布,峰值位于1:00,5:00-7:00和18:00-19:00;冬季呈现单峰分布,峰值位于1:00,之后浓度波动下降,16:00达到谷值,随后又波动上升;夏季呈现双峰分布,峰值位于1:00和6:00。不同季节的芳香烃的日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表明芳香烃的来源比较多样,受到化学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双重影响。
由此可见,VOCs各组分在每个季节早高峰时间段都会出现一个峰值,这跟早高峰及夜间污染物的累积有关,随后体积分数迅速降低,是因为太阳辐射增强,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消耗了VOCs。从烷烃和芳香烃的日变化趋势来看,傍晚至次日早高峰时段(18:00-次日08:00)的体积分数均高于白天(09:00-17:00),这与杭州[4]、上海[6]、南京[7]的观测结果相似。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傍晚至次日早高峰时段,边界层降低,湍流活动减弱,污染物容易堆积,且风速小于白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化学反应使VOCs转化为二次污染物;(3)该时段存在局地污染源排放。
2.4 不同区域VOCs总体及各组分对比南通市VOCs物种数及各组分体积分数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比较见表 2。由表 2可见,除了杭州湾北岸VOCs物种数是29种,其余城市差异不大,均为56~58种。从VOCs和各组分体积分数来看,南通市处于较低水平,仅高于连云港。从各组分体积分数大小来看,大部分城市都是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只有少部分地区(杭州湾北岸和鄂州)是烷烃>烯烃>芳香烃>炔烃。
将南通市与南通港闸区的监测结果比较,烯烃和炔烃体积分数总和相当,烷烃略低于港闸区,芳香烃显著低于港闸区,烯烃和炔烃主要来源于交通源,但是港闸区周边电厂、涂装行业的溶剂使用和工业排放较多,导致芳香烃体积分数显著高于城区。
2.5 OFP变化特征OFP由VOCs物种排放量和该物种的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决定,现引用文献[14]中的MIR值,计算了VOCs物种的OFP,识别出影响南通市区O3生成的关键VOCs物种。计算公式如下:
$ {\text{OF}}{{\text{P}}_i} = {\left[ {{\text{VOCs}}} \right]_i} \cdot {\text{MI}}{{\text{R}}_i} $ |
式中:[VOCs]i——VOCs中物种i的体积分数,10-9;MIRi——VOCs中物种i的最大增量反应活性。
2.5.1 OFP月变化特征2019年南通市OFP的月变化见图 4。由图 4可见,OFP均值为108.17 μg/m3,12月OFP最高,为156.43 μg/m3,2月OFP最低,为66.14 μg/m3。
2019年南通市VOCs各组分的OFP季节变化见图 5(a)(b)。由图 5可见,南通市OFP的季节排序为:冬季(122.70 μg/m3)>春季(116.15 μg/m3)>秋季(111.26 μg/m3)>夏季(82.58 μg/m3),与VOCs的体积分数季节变化排序一致。
四季各组分OFP的占比排序均为:芳香烃>烯烃>烷烃>炔烃。芳香烃的OFP在春季最高,烯烃、烷烃和炔烃的OFP在冬季最高。
2019年南通市四季OFP排名前10位的物种见表 3,其OFP之和占总OFP的比例为73.84%(夏季)~78.74%(冬季)。4个季节排名前10的物种中均包括间/对二甲苯、甲苯、乙烯、邻二甲苯、丙烯、乙苯、丙烷、异戊烷、正丁烷这9个物种,表明各季节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较为相似。不同物种贡献大小有所不同,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和异戊烷的OFP在春季最高,甲苯的OFP在秋季最高,乙烯、丙烯、丙烷和正丁烷的OFP在冬季最高。
将南通市VOCs和OFP排名前10位中同时出现的物种列为VOCs的优控物种,优控物种为丙烷、乙烯、异戊烷、甲苯、间/对二甲苯。因此控制南通市区O3浓度的首要任务是控制机动车排放、加油站油气挥发和溶剂使用, 这与鄂州市[10]的情况类似。
3 结论(1) 2019年南通市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15.57×10-9,不同组分体积分数排名为:烷烃(9.65×10-9)>芳香烃(2.85×10-9)>烯烃(1.84×10-9)>炔烃(1.23×10-9)。不同季节VOCs、烷烃、炔烃的体积分数排序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芳香烃体积分数排序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烯烃体积分数排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从各组分在不同季节的占比来看,占比最多的均为烷烃,为59.21%(秋季)~63.19%(冬季);其次为芳香烃,为15.14%(冬季)~20.09%(秋季);烯烃为9.86%(春季)~12.97%(秋季);炔烃为6.91%(夏季)~9.04%(冬季)。
(2) 4个季节排名前10位的VOCs物种接近,均包括丙烷、乙烷、乙烯、乙炔、正丁烷、甲苯、异戊烷、间/对二甲苯、异丁烷,关键物种基本无变化,说明南通市大气中的VOCs来源和组成相对稳定。和国内其他城市比较,南通市VOCs和各组分体积分数均处于较低水平,仅高于连云港。
(3) 烷烃、烯烃、炔烃的体积分数均呈现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特点,芳香烃的体积分数则呈现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的特点。①烯烃和炔烃在四季均呈现较明显的双峰分布,峰值位于7:00-8:00和19:00-21:00,表明烯烃和炔烃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②烷烃在四季均呈现较明显的单峰分布,峰值位于6:00-8:00。③芳香烃在4个季节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春季和秋季呈现多峰分布,冬季呈现单峰分布,夏季呈现双峰分布,表明芳香烃的来源比较多样,受到化学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双重影响。烷烃和芳香烃夜间浓度均高于白天。
(4) 2019年南通市VOCs的OFP均值为108.17 μg/m3,12月OFP最高,为156.43 μg/m3,2月OFP最低,为66.14 μg/m3。OFP的季节排序为:冬季(122.70 μg/m3)>春季(116.15 μg/m3)>秋季(111.26 μg/m3)>夏季(82.58 μg/m3)。四季各组分OFP的占比均为:芳香烃>烯烃>烷烃>炔烃。VOCs的优控物种为丙烷、乙烯、异戊烷、甲苯、间/对二甲苯,控制市区O3浓度的首要任务是控制机动车排放、加油站油气挥发和溶剂使用。
[1] |
PAMELA D, THIAGO N, ADALGIZA F, et al. One decade of VOCs measurements in São Paulo megacity: Composition, variability, and emission evaluation in a biofuel usage context[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38. |
[2] |
LIANG X M, SUN X B, XU J T, et al. Improved emissions inventory and VOCs speciation for industrial OFP estimation in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0, 745. |
[3] |
AHSAN M, ZHANG Y L, FAN M Y,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ummertime ambient VOC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O3 and SOA formation in a suburban area of Nanjing, China[J]. Atmospheric Research, 2020, 240. |
[4] |
林旭, 陈超, 叶辉, 等. 杭州秋季大气VOCs变化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2020, 36(2): 196-204. |
[5] |
黄烯茜, 廖浩祥, 周勇, 等. 上海城郊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活性组分及风险评估[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0, 42(2): 194-198, 203. |
[6] |
张露露, 蒋卫兵, 张元勋, 等. 上海市青浦区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2): 3550-3561. DOI:10.3969/j.issn.1000-6923.2015.12.004 |
[7] |
夏丽. 南京江北地区VOCs浓度特征和来源解析[D]. 南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
|
[8] |
赵秋月, 李春燕, 陈凤, 等. 南通市夏季VOCs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2020, 36(2): 148-156. |
[9] |
刘芮伶, 翟崇治, 李礼, 等. 重庆市VOCs浓度特征和关键活性组分[J]. 中国环境监测, 2017, 33(4): 118-125. |
[10] |
闫磊, 黄银芝, 高松, 等. 杭州湾北岸36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 33(3): 536-546. |
[11] |
付昱萌, 杨红刚, 卢民瑜, 等. 鄂州市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环境科学, 2020, 41(3): 1085-1092. |
[12] |
乔月珍, 陈凤, 李慧鹏, 等. 连云港不同功能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J]. 环境科学, 2020, 41(2): 630-637. |
[13] |
邓媛元, 李晶, 李亚琦, 等. 成都双流夏秋季环境空气中VOCs污染特征[J]. 环境科学, 2018, 39(12): 5323-5333. |
[14] |
CATER W P L. Development of ozone reactivity scales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J]. Journal of the 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94, 44(7): 881-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