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 Vol. 15 Issue (4): 73-77.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3.04.012.
0

解析评价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胡雄星, 1986—2020年上海苏州河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 15(4): 73-77.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3.04.012.
[复制中文]
HU Xiongx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Quality of Suzhou River in Shanghai from 1986 to 2020.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2023, 15(4): 73-77.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3.04.012.
[复制英文]

基金项目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关联性分析”基金资助项目(2020-5)

作者简介

胡雄星(1977—),男,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研究.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2-08-01
修订日期:2023-02-22

码上扫一扫

1986—2020年上海苏州河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胡雄星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上海 200030
摘要:以1986—2020年苏州河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将水质变化过程划分成1986—1996年、1997—2006年和2007—2020年3个阶段,系统分析了苏州河水质状况及多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第1阶段(1986—1996年),苏州河整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显著恶化,市区段污染严重;在第2阶段(1997—2006年),苏州河市区段水质显著改善,有机污染指标消除劣Ⅴ类,氨氮和总磷仍处于较高污染水平,上下游水质逐渐趋同;在第3阶段(2007—2020年),苏州河水质持续改善,特别是2016年以来改善明显,2020年水质达到34年来的最好水平。苏州河水质改善与上海市实施的全市及苏州河多轮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上游来水水质改善等密切相关,反映了苏州河30多年环境综合治理的突出成效,并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经验。
关键词苏州河    水质    时空变化特征    上海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Quality of Suzhou River in Shanghai from 1986 to 2020
HU Xiongxing    
Shanghai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Suzhou River water quality from 1986 to 2020, the water quality chang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1986 to 1996, 1997 to 2006 and 2007 to 2020, and the water quality statu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ver the years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first stage, the overall water quality of Suzhou River was at a severe pollution level, and the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ed significantly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with the urban section seriously polluted.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water quality in urban section of Suzhou River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organic pollution indexes of inferior class V were eliminated, but the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were still at a high pollution level, and the water quality i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gradually converged. In the third stage, the water quality of Suzhou River was continuously improved, especially since 2016. In 2020, the water quality reached the best level in the last 34 years. The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of Suzhou River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ultiple rounds of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project of the whole city and Suzhou River implemented in Shanghai, and the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he upstream water, which reflects the outstanding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of Suzhou River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nd provides experience for the treatment on black, malodorous water bodies in cities.
Key words: Suzhou River    Water quality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Shanghai    

苏州河,又称吴淞江,源自江苏省东太湖瓜泾口,全长125 km,在上海境内全长53.1 km。苏州河是上海市境内仅次于黄浦江的重要河道,被誉为上海母亲河。近代以来,由于苏州河两岸的工业和人口迅速发展,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苏州河,20世纪20年代苏州河水质开始恶化,60年代出现黑臭现象,80年代上海境内全部遭受污染,市区河段常年黑臭。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市相继启动多轮次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1-3],包括1988—1993年的苏州河污水合流一期治理工程,1998—2011年实施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二期、三期工程,苏州河干流水质显著改善。为进一步提升苏州河干支流水质,2018年12月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此外,上海市从2000年开始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12月启动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全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推动苏州河在内的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些学者对苏州河水质变化进行了研究[4-5],但完整反映苏州河30多年综合治理成效的长时间序列水质变化研究少见报道。

现基于上海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1986—2020年苏州河水质监测数据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系统分析,探讨苏州河多年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成效,以期为苏州河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监测点位

上海市生态环境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苏州河开展系统的水质监测,在上海市境内从上游到下游设置赵屯、白鹤、黄渡、华漕、北新泾桥、武宁路桥和浙江路桥7个监测断面,具体水质监测点位示意见图 1。以上海市外环线为界,外环线以西的上游河段为郊区段(赵屯-华漕断面),外环线以东的下游河段为市区段(北新泾桥-浙江路桥断面)。

图 1 苏州河水质监测点位示意
1.2 监测时间

1986—2020年,监测频次为每月1次。赵屯为上游江苏省界来水断面,自1998年开始监测。

1.3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研究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数据。根据苏州河水体污染特征,选取具有多年连续数据的化学需氧量(CODCr)、高锰酸盐指数(I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磷(TP)5项指标进行水质评价和时空变化趋势分析(其中CODCr从1989年开始监测)。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苏州河进行水质评价,相关指标标准限值见表 1

表 1 《GB 3838—2002》中相关指标标准限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为了系统分析1986—2020年苏州河ρ(CODCr)、IMnρ(BOD5)、ρ(NH3-N)、ρ(TP)的时空变化特征,将水质变化过程划分成1986—1996年、1997—2006年、2007—2020年3个阶段,1986—2020年苏州河水质年际变化见图 2(a)(e)图 2反映了苏州河水质从重度污染到逐渐改善、上下游水质从差别巨大到逐渐趋同的变化特征。

图 2 1986—2020年苏州河水质年际变化
2.1.1 1986—1996年第1阶段

图 2可见,1986—1996年,苏州河整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1986—1996年苏州河沿程水质变化见图 3。由图 3可见,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显著恶化,其中北新泾桥断面以下的下游市区段污染严重,华漕断面以上的上游郊区段水质相对较好;各断面水质多年呈波动变化,未见改善趋势。

图 3 1986—1996年苏州河沿程水质变化

CODCrIMn、BOD5、NH3-N、TP等水质指标值多年呈波动变化,长年维持在严重污染水平,郊区段水质好于市区段。ρ(CODCr)、IMnρ(BOD5)全河年均值分别为65.9,14.3,20.6 mg/L,ρ(NH3-N)、ρ(TP)分别为8.16,0.80 mg/L,均远超Ⅴ类标准。

图 3可见,上游的白鹤断面水质相对最好,ρ(CODCr)、IMnρ(BOD5)年均值达到Ⅳ类,但ρ(NH3-N)、ρ(TP)均劣于Ⅴ类;下游的武宁路桥断面水质相对最差,各指标均劣于Ⅴ类,ρ(CODCr)、ρ(NH3-N) 年均值更是分别达到107.5,15.2 mg/L,远超Ⅴ类标准。武宁路桥断面的ρ(BOD5)、ρ(NH3-N)、IMnρ(CODCr)、ρ(TP)相较白鹤断面分别上升了9.4,5.2,2.7,2.7和1.0倍,表明在1986—1996年,苏州河沿岸污染输入明显,特别是下游市区段污染输入较多,导致下游水质较上游明显恶化。

2.1.2 1997—2006年第2阶段

1997—2006年,苏州河下游市区段水质显著改善,但上游郊区段水质显著恶化(图 2),至2006年,上下游水质逐渐趋同(图 4)。全河平均水质较第1阶段显著改善,CODCr等有机污染指标消除劣Ⅴ类,但NH3-N和TP仍处于较高污染水平。

图 4 2006年苏州河沿程水质变化

与第1阶段相比,全河有机污染明显改善,市区段改善程度大于郊区段;至2006年,全河7个监测点位的有机污染的代表性指标ρ(CODCr)、IMnρ(BOD5)基本持平,水质类别达到Ⅲ—Ⅴ类。与1996年相比,2006年ρ(CODCr)、IMnρ(BOD5)的全河平均值分别下降了60%,48%,60%,下游武宁路桥断面分别下降了71%,62%,70%,上游白鹤断面分别下降了25%,20%,2%。

全河ρ(NH3-N)年均值为4.58~8.54 mg/L,平均值为6.38 mg/L,维持在高污染水平。其中,1997—2002年全河ρ(NH3-N)呈下降趋势,2002年达到第2阶段的最低值,为4.58 mg/L,2002—2006年有所反弹,2006年达到7.50 mg/L,但较1996年下降了33%。第2阶段,下游ρ(NH3-N)下降明显,但上游ρ(NH3-N)呈上升趋势;2006年下游武宁路桥断面ρ(NH3-N)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59%,而上游白鹤断面上升了89%。

全河ρ(TP) 年均值为0.37~0.73 mg/L,平均值为0.58 mg/L,除2001年达到Ⅴ类标准以外,其他年份均劣于Ⅴ类。全河ρ(TP)多年呈波动变化趋势,1997—2001年有所下降,2001—2006年有所上升,总体较第1阶段下降了28%;上游ρ(TP)呈明显上升趋势,下游ρ(TP)呈波动变化趋势。至2006年,全河7个断面的ρ(TP)为0.60~0.71 mg/L,均劣于Ⅴ类。

2.1.3 2007—2020年第3阶段

2007—2020年,苏州河上、下游水质基本相同,全河水质持续改善,特别是2016年以来改善明显,2020年水质达到34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图 2);有机污染状况多年来保持在较低水平且进一步改善,NH3-N和TP污染情况显著改善(图 5)。

图 5 2006、2015和2020年苏州河水质比较

BOD5在2015年后改善尤为明显,表明“十三五”期间生活污水输入进一步减少。2020年全河ρ(CODCr)、IMnρ(BOD5)平均值分别为13.6,4.26和2.47 mg/L,较2006年分别下降32%,32%和64%,水质类别达到Ⅱ—Ⅲ类,2020年ρ(BOD5)较2015年下降53%。

全河ρ(NH3-N)、ρ(TP)持续下降,2016年以来下降尤为明显。在第3阶段,全河ρ(NH3-N)、ρ(TP)分别下降91%和71%,上游和下游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其中,2006—2015年,ρ(NH3-N)、ρ(TP)分别下降53%和22%,但均劣于Ⅴ类,2015年,ρ(NH3-N)和ρ(TP)分别为3.53,0.50 mg/L;2016—2020年,ρ(NH3-N)和ρ(TP)分别下降82%和63%;2020年,ρ(NH3-N)和ρ(TP)分别为0.65,0.18 mg/L,水质类别从2015年的劣于Ⅴ类提升至2020年的Ⅲ类。

2.2 水质变化原因分析 2.2.1 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发挥了关键作用

1986—2020年,苏州河水质从重度污染到逐渐改善、上下游水质从差别巨大到逐渐趋同,见证了其完整的污染治理与修复过程。1986—1996年、1997—2006年、2007—2020年3个阶段可与苏州河多轮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对照分析,突出反映了苏州河30多年的环境综合治理成效。

第1阶段。1988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同志题词“决心把苏州河治理好”,拉开了苏州河治理与修复工程的序幕。上海市于1988年8月开工建设苏州河污水合流一期治理工程,于1993年12月建成。污水合流一期工程重点是削减苏州河市区段直排点源污染,将原直排入苏州河干流的大量旱流污水输送至长江口经处理后排放[1]。污水合流一期工程实施后,削减了苏州河市区段污染负荷,苏州河水质恶化的趋势受到遏制。但由于苏州河的环境问题十分复杂,黑臭、脏乱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水质并未明显改善[2]

第2阶段。1996年,上海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开始系统地进行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1998年5月,上海市政府批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开始了长达3期12年的苏州河综合整治[3]。1998—2002年,上海市实施了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以消除苏州河干流黑臭以及与黄浦江交汇处“黑黄”界面、整治两岸脏乱环境和改善滨河面貌为目标,实施了建设6条支流截污工程、建设西干线和石洞口污水处理厂、综合调水、建设支流闸门等关键工程,苏州河市区段主要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苏州河干流黑臭现象基本消失,但水质仍存在时空上的不稳定性,支流污染仍十分严重[1-2]。2003—2005年,上海市实施了苏州河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实施了建设雨水调蓄池、完善支流截污工程、建设苏州河河口水闸、建设梦清园、环卫设施建设和改造等工程,位于中心城区的主要支流基本消除黑臭,苏州河干流水质进一步改善,上下游水质差别逐步缩小[1-2]。但苏州河上游来水持续恶化,NH3-N和TP的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

第3阶段。2006—2011年,上海市实施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关键项目包括市区段底泥疏浚和防汛墙改造工程、继续完善支流截污工程、长宁区环卫码头搬迁工程、上游青浦地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等[1-2]。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实施后,干流水质显著改善,但仍未达到Ⅴ类水标准,主要原因是两岸雨水泵站放江[6]、污水处理厂未达标排放、上游污水直接排放、上游来水水质不稳定以及支流尚有污染排放等因素综合作用[3]。2018年12月,上海市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苏四期),以2020年底前干流消除劣于Ⅴ类水、支流基本消除劣于Ⅴ类水为目标,为全面恢复苏州河的生态功能打下基础。

2.2.2 上海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助力苏州河水质改善

1984年5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在立法层面对水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提供了法律支撑,并历经1996、2017年2次修正,2008年1次修订,明确违法界限、加大违法排污行为处罚力度,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关注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等,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1996年8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2000年要实现“一控双达标”的环保目标,即工业污染源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空气和地表水按功能区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环境质量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深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重点流域污染防治,严格环境执法监管,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上海市全面贯彻国家关于水污染防治的相关要求,积极推进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并从2000年开始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治污为本、截污为先、标本兼治、建管并举的水环境治理保护体系,先后开展了中心城区河道整治、近郊黑臭河道整治、郊区骨干河道整治和“万河整治”行动[7],推动苏州河在内的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实施《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基本消除劣于Ⅴ类水体断面为阶段目标,提出要进一步提升水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农业和农村污染整治、深化河道综合整治、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污染源监控能力等水污染防治措施,分区域、分阶段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到2020年,全市3 158条段河道按计划实现全面消除黑臭的目标,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2.2.3 苏州河上游来水持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长江大保护、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河湖长制等政策措施的大力推进实施,长江流域水质持续改善[8]。2013年底,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成立长三角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加强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重点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推进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创新,促进了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15年12月印发实施《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至2020年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使苏州河上游来水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苏州河沪苏省界赵屯断面ρ(BOD5)、ρ(NH3-N)、ρ(TP)较2015年分别下降62%,80%和54%,对上海境内苏州河水质改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3 结论

通过系统分析苏州河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将1986—2020年水质变化过程分成1986—1996年、1997—2006年、2007—2020年3个阶段,较好地反映了苏州河水质从重度污染到逐渐改善、上下游水质从差别巨大到逐渐趋同的变化特征,并与苏州河多轮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对照分析,体现了苏州河30多年环境综合治理的突出成效,可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经验。

(1) 在第1阶段,苏州河整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水质显著恶化,市区段污染严重。1988—1993年实施的污水合流一期治理工程,削减了苏州河市区段污染负荷,使苏州河水质恶化趋势受到遏制,但未见改善趋势。

(2) 在第2阶段,上海市于1998—2002年、2003—2005年相继实施了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二期工程,苏州河水质较第一阶段显著改善,有机污染指标消除劣Ⅴ类,但NH3-N和TP的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下游市区段水质显著改善,但上游郊区段水质显著恶化,上下游水质逐渐趋同。

(3) 在第3阶段,上海市于2006—2011年实施了苏州河综合整治三期工程,2015年12月启动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8年12月启动实施苏州河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并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全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受益于江苏上游来水水质改善,苏州河水质持续改善,特别是2016年以来改善明显,2020年水质达到34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4) 随着国家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苏四期的持续推进实施,苏州河水质将持续改善,水生态功能得到全面的修复。

参考文献
[1]
徐祖信. 上海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历程与面临的挑战[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12): 8-11.
[2]
赵敏华, 龚屹巍. 上海苏州河治理20年回顾及成效[J]. 中国防汛抗旱, 2018, 28(12): 38-41.
[3]
季永兴, 刘水芹. 苏州河水环境治理20年回顾与展望[J]. 水资源保护, 2020, 36(1): 25-31.
[4]
张广强, 张明旭, 韩中豪, 等. 苏州河近20年水质状况研究[J].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2): 39-43.
[5]
丁义, 孙振中, 张玉平, 等. 2007—2012年苏州河水质变化分析与评价[J]. 水产科技情报, 2013, 40(4): 199-203.
[6]
陈长太, 徐贵泉. 市政泵站雨天排放对黄浦江、苏州河水质的影响[J]. 水资源保护, 2014, 30(6): 59-62.
[7]
阮仁良. 上海市深化水环境治理对策和措施[J]. 中国水利, 2014, 761(23): 26-27.
[8]
陈善荣, 何立环, 林兰钰, 等. 近40年来长江干流水质变化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 33(5): 11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