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湖南省长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0;
3.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2. Hunan Changsha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3. Lihe Technology(Hunan) Co.Ltd.,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锑(Sb)是世界九大开采金属之一,锑化物被欧盟和美国环境保护局等机构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随着Sb矿开采以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应用,Sb已经普遍存在于水体和土壤环境中,引起的生态风险不可忽视[1-3]。同时,Sb进入水环境后可通过直接饮用、食物链传递、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基因造成损害[4-5]。我国是世界上Sb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其中湖南省储量最大[6-7]。因此亟须提高含Sb废水排放的监管能力以及风险敏感点、关键水质断面的监测预警能力[8-9]。
与传统手工监测相比,在线自动监测具有实时、高效、低耗、安全等特点,近年来,在环境监管方面应用范围较广,为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污染的预警、防控、治理等环境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为政府部门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10-14]。目前,针对水环境中Sb的自动监测,国外主要采用便携式分光光度计、试剂盒等方法,而国内主要采用分光光度计、电化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方法[15-18]。其中,分光光度计法存在检出限较高、萃取剂用量较大等缺点,电化学法抗干扰较差,ICP-MS法存在运行费用昂贵、对样品前处理的纯度要求高等缺点,难以满足复杂水体中Sb的监测需求[19-21]。总体而言,目前市场上缺乏适用性强、运行成本较低的水中Sb在线监测设备。
Sb是湘江上游永州部分区域的重金属特征污染因子。针对水环境中Sb的预警与市场需求[22-24],现研发了一套水中痕量重金属Sb在线自动监测设备,重点解决了以上方法在检出限、萃取剂用量以及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技术难点,为提高水中Sb的监管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了有益的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设备采用模块化、小型化的设计,将动力(自动萃取)、计量、测量(检测分析)等模块和电磁阀(控制)进行集成,研发出水中Sb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系统组成及流程示意见图 1。
以分光光度法为基础,在酸性介质中添加增溶剂和碘化钾,Sb(Ⅲ)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生成稳定的蓝色络合物。经苯萃取,于波长600 nm处测量吸光度(A),由A值查询标准工作曲线,计算出Sb的质量浓度[ρ(Sb)]。
1.3 实验试剂盐酸(HCl,AR),硫脲(H2NCSNH2,AR),碘化钾(KI,AR),5-Br-PADAP(AR),以上均购自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C2H5OH,AR),苯(C6H6,AR),以上均购自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Sb标准溶液(GSB04-1748-2004,生态环境部标准样品研究所)。
1.4 性能验证 1.4.1 标准曲线稀释Sb标准溶液至0,20,40,60,80,100 μg/L,配制系列标准溶液,用Sb自动在线监测仪进行测定。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以溶液质量浓度(ρ)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见图 2。线性方程为y=4.455 3 x+0.045 2,相关系数为r=0.999 5。
以10 μg/L的标准溶液为检出限测定溶液,重复测定7次,计算出检出限(MDL)=1 μg/L。
1.4.3 准确度与精密度以10,40,80 μg/L 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标准溶液平行测定6次[25-26],以相对误差表征准确度,相对误差分别为3.1%,4.1%,2.4%;以相对标准偏差(RSD)表征精密度,RSD分别为0.7%,1.5%,0.9%。
1.4.4 加标回收率选取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共4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见表 1。由表 1可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8.2%~104%。
对Sb在线自动监测仪进行手工与自动比对实验,包括实样比对和标样比对,结果见表 2。
Sb在线自动监测仪的各项性能参数表明,测试范围为0~100 μg/L,检出限(MDL)≤1 μg/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7]中Sb标准限值为5 μg/L],相对误差≤±10%,RSD≤5%,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8.2%~104%,均优于技术要求。手工与自动比对实验结果均合格,表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良好,Sb自动在线监测仪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和适用性均较好,能够满足地表水中Sb的现场连续监测需要。
2 应用研究选取湘江上游Sb污染典型区域东安县,在2条主要支流金江和芦洪江上布设多个断面(点位)开展研究。其中,江边院子断面作为Sb自动在线监测仪的应用现场,开展流域Sb的实时、在线监测,以了解该断面Sb的时间分布规律。同时,在江边院子断面的上游选取黄泥洞林场右边小溪、八一桥、金江水库坝下、芦洪江桥边4个地表水断面开展手工采样与自动仪器分析,以了解其空间变化规律。
2.1 预警监测技术概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时间尺度分为时间“点”、时间“段”和时间“区”,应用在污染预警上可对应为瞬时的、阶段性的和延续的污染。该系统可分类显示时间分布及在线情况,以及水质实时数据、数据采集率、数据有效率、报警故障等信息,通过对污染物在时间段内的迁移转化规律(即时间尺度特征)开展预警监测分析,并可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进行动态、可视化预警,为水环境安全隐患和事故应急处理提供决策支持[28-29]。
水质Sb预警限的设置和对应的监测频率可根据需要调整,通常自动监测周期为4 h,在2次测量间隔期内,可以通过远程或现场手动触发的方式,让仪器立即进行1次完整的检测过程,以应对突发情况。
2.2 典型断面的预警监测分析对2022年江边院子断面的Sb在线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剔除异常数据后的ρ(Sb)变化趋势见图 3。由图 3可见,全年ρ(Sb)平均值为9 μg/L,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1.4和21.0 μg/L,分别出现在6月和8月,与降雨量较大的丰水期和降雨量较小的枯水期对应。由于该断面上游具有丰富的Sb矿资源和历史开采的遗留问题,长期存在区域水质典型Sb污染问题,降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矿物或土壤中的重金属向水中迁移的情况。
2022年江边院子断面的ρ(Sb)月均值变化见图 4。由图 4可见,2022年该断面ρ(Sb)月均值的最高值出现在8月,达15.9 μg/L。下半年月均值(11.9 μg/L)显著高于上半年月均值(6.0 μg/L)。造成上、下半年月均值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为2022年下半年受罕见的干旱影响,降水很少,河道内Sb污染源未得到有效稀释,因此下半年ρ(Sb)月均值远高于上半年。此外,从8月开始,随着气温的下降和降水的增多,ρ(Sb)月均值整体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
2022年10月,东安县发生一起Sb典型区域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污染事件。江边院子断面的在线自动监测仪准确监测到ρ(Sb)变化,提供可视的、及时的信息统计,为污染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为取水调度提供技术依据。
2.3.1 Sb污染时间尺度迁移规律的预警监测分析受上游来水影响,江边院子断面的在线自动监测仪监测到从10月12日10:00起ρ(Sb)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12日14:00升高至15.1 μg/L,仪器调整为每2 h监测1次。当班运行人员根据水库运行管理方案,立即关闭取水闸。13日08:00ρ(Sb)升高至23.6 μg/L,期间仪器调整为每1 h监测1次。13日12:00 ρ(Sb)降至<13.0 μg/L,按照上级指令,水库开闸抢水。为了保证抢水期间ρ(Sb)不超标,临时将仪器监测频率调整为当ρ(Sb)≥15 μg/L时,保持1 h监测1次。经水务部门与流域管理部门协调,13日下午起,上游增大下泄流量,以改善水质。13日夜间至14日凌晨,受涨落潮影响,ρ(Sb)有所反复,当班运行人员结合ρ(Sb)变化和库内水位,合理控制取水闸门启闭。15日8:00起,ρ(Sb)连续<10.0 μg/L,同时县城饮用水取水口的ρ(Sb)基本趋于正常水平,水库恢复正常运行。ρ(Sb)变化趋势的预警监测过程见图 5,根据报警点可以推测为上游污染团过境并发出预警,预警限设置与在线自动监测频率调整设置见表 3。
10月12日预警响应后,12—14日同步开展了Sb污染空间迁移变化的溯源监测。在东安县境内湘江的2条主要支流(金江和芦洪江)上进行沿程布点,即对江边院子、八一桥、金江水库坝下、黄泥洞林场右边小溪、芦洪江桥边5个断面开展Sb污染物的现场与原位采样,并采用江边院子断面的Sb在线自动监测仪进行自动分析(水样经稀释10倍后进样)。采样周期为3 d(12—14日),上、下午不同时段各采样1次。通过数据分析可知,除芦洪江桥边断面外,其余4个断面ρ(Sb)日均值均超标,且自上游向下游呈递减的变化趋势,见图 6。溯源监测结果表明,影响Sb污染的区域主要为支流金江的上游。据现场调查,在黄泥洞林场右边小溪断面上游有未充分治理的历史遗留Sb矿废渣堆及小型Sb冶炼企业,存在Sb污染风险。
本研究研发的水中痕量重金属Sb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其检出限能够满足《GB 3838—2002》要求,相对误差≤±10%,RSD≤5%,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将其应用于湘江上游典型区域的实际监测中,通过对自动在线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较好地掌握Sb的实时动态和迁移趋势,以此及时掌握Sb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预警响应,能够实现地表水中Sb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溯源,可为环境管理部门对水中Sb的污染预警、防控、治理等环境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1] |
梁菁, 吴文晖, 彭小玉, 等.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资江流域锑污染时空分布及污染治理成效分析[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 15(3): 98-103. |
[2] |
客绍英, 石洪凌, 刘冬莲. 锑的污染及其毒性效应和生物有效性[J]. 化学世界, 2005, 46(6): 382-384. DOI:10.3969/j.issn.0367-6358.2005.06.019 |
[3] |
任杰, 刘晓文, 李杰, 等. 我国锑的暴露现状及其环境化学行为分析[J]. 环境化学, 2020, 39(12): 3436-3449. |
[4] |
席佳锐, 吴玲玲, 付融冰, 等. 土壤环境中锑的生物毒性评价方法比较[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1, 33(2): 9-13. |
[5] |
戈兆凤, 韦朝阳. 锑环境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1, 28(7): 649-653. |
[6] |
林禹翔, 马银花. 冷水江锡矿山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研究综述[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26(21): 137-140. |
[7] |
库文珍, 董萌, 周小梅. 湖南锡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J]. 广东化工, 2015, 42(17): 138-139. DOI:10.3969/j.issn.1007-1865.2015.17.073 |
[8] |
周建伟, 温冰, 周爱国, 等. 环境中锑污染及锑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J]. 自然杂志, 2017, 39(2): 120-130. |
[9] |
杨秀贞, 周腾智, 任伯帜. 矿区锑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现状[J]. 枣庄学院学报, 2018, 35(5): 16-23. |
[10] |
叶露, 俞华明, 邰菁菁, 等. 自动在线监测仪测定地表水中19种挥发性有机物的适用性探讨[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9, 11(1): 26-31. |
[11] |
金军锋, 潘烈群, 陈学军.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 4(1): 29-31. |
[12] |
嵇晓燕, 孙宗光, 杨凯, 等.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预警方法初探[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2, 14(4): 24-30. |
[13] |
杨秀平.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2(10): 61-64. |
[14] |
陈鑫琪, 梅卓华, 张哲海. 趸船式水质自动监测站建站模式的技术可行性分析[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21, 33(1): 69-71. |
[15] |
郜丙飞, 郜洪文. 水体痕量锑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 42(6): 146-150. |
[16] |
陈珍娥, 马超, 张海. 分光光度计的改装及在锑测定中的应用[J]. 冶金分析, 2017, 37(5): 77-81. |
[17] |
柴红梅, 高楼军, 丁博利. 水中微量锑(Ⅲ)的阻抑动力学光度测定法[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0, 27(3): 259-260. |
[18] |
余晓, 梁云生, 毛禹平. 极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分析矿石中的锑[J].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14, 4(4): 21-23. |
[19] |
黄杏娇, 张学友, 曹小勇, 等.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金中铝、砷、铋、铬、铁、铅、锑、硒、碲、铱痕量元素[J].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21, 11(1): 76-80. |
[20] |
侯伟昳, 黄晖. ICP-MS在线监测原水中锑含量的应用[J]. 净水技术, 2020, 39(10): 8-12. |
[21] |
王潇磊, 李明, 郑瑶, 等. ICP-MS在线监测地表水中23种元素的应用[J]. 能源与环保, 2022, 44(2): 132-137. |
[22] |
鲁雅清. 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的发展及其在水源地的应用研究[J]. 当代化工研究, 2022(10): 89-91. |
[23] |
张亚平, 张婷, 陈锦芳, 等. 水、土环境中锑污染与控制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2): 1373-1378. |
[24] |
梁艳, 王亦宁, 谢凯, 等. 饮用水在线监测及预警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 39(10): 121-124. |
[25] |
黄钟霆, 罗岳平, 彭锐. 重金属镉在线监测仪器性能对比[J]. 中国环境监测, 2014, 30(6): 176-178. |
[26] |
谢扬. 浅谈重金属水质在线设备在地表水监测中的应用[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 39(4): 66-68. |
[27]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
[28] |
杨慧慧, 谢红玉, 赵丁, 等.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体系建设综述[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2, 14(1): 28-34. |
[29] |
史斌, 姜继平, 王鹏. 基于高频在线水质数据异常的突发污染预警[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11): 4394-4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