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7日,笔者于盐城东台条子泥景区海堤内的“720亩”水鸟栖息地(32°45′44″N,120°57′26″E,为躲避高潮位涨水的候鸟栖息地,占地720亩,鸟类保护组织编号为MFC720的“720高地”)计数到约500只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及若干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等濒危水鸟。在计数过程中,身边塘埂上有数只鹨、鹡鸰等雀形目鸟类活动。其中,1只鹨在被惊飞后(图 1),发出一声略似黄鹡鸰(Motacilla tschutschensis)而有别于本区常见迁徙的树鹨(Anthus hodgsoni)、红喉鹨(A.cervinus)、理氏鹨(A.richardi)、北鹨(A.gustavi)、黄腹鹨(A.rubescens)等鹨属(Anthus)鸟类的鸣叫[1-2]。该个体较不惧人,惊飞后又落回塘埂,但未能再录到其鸣叫声,仅获取数张照片。
从外观上看,此鸟初级飞羽尖端被三级飞羽遮盖而有别于北鹨(A.gustavi);耳后具浅色斑点似树鹨(Anthus hodgsoni),但背部缺乏树鹨(Anthus hodgsoni)的橄榄绿色;胸部具粗显的纵纹而不似理氏鹨(A.richardi)及布氏鹨(A.godlewskii);头部与背部为均一的褐色,不似水鹨(A.spinoletta)头部发灰;胸部的纵纹在胁部变细,不似黄腹鹨(A.rubescens)及粉红胸鹨(A.roseatus)。其头顶及背部纵纹较清晰,似草地鹨(A.pratensis)但脸部图纹不似草地鹨那么平淡,且前述胸及胁部纵纹特征也有别于草地鹨,鸣叫声有别于草地鹨。喉、胸等处缺乏红喉鹨(A.cervinus)成鸟的红色,腹部白色与胸胁皮黄色形成对比,也有别于红喉鹨(A.cervinus)的稚羽(第一基本羽)及稚后羽[3-4]。
由此判断其为林鹨(Anthus trivialis)。林鹨的haringtoni亚种(A.t.haringtoni)外观与指名亚种(A.t.trivialis)差异较小,喙在鼻孔处的宽度在照片中无法测量[5]。综合考虑其形态(两胁缺少粗纵纹)和分布特征,判断其为指名亚种。该亚种在国内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在上海有迷鸟纪录[7]。此个体应为江苏省首次纪录。
2 虎头海雕(Haliaeetus pelagicus)2024年2月2日,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景区“720亩”水鸟栖息地以南的海堤外侧潮间带滩涂上,笔者目击到1只大型海雕(图 2)。该个体喙具明显黄色,与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江苏及上海较罕见的冬候鸟)成体相似,但颜色更偏橘黄,且更大而厚重;头颈部深褐色,并不明显浅于上体中后部,尾羽仅具少量白色,虹膜暗色,均为亚成体而非成体的特征。据此判断其为虎头海雕亚成体。从飞行照片来看,飞羽等无明显的换羽迹象,结合虹膜尚为褐色(成体虹膜黄色),判断其为1只2023年出生的个体。直至同年2月16日,该个体仍在此区域活动。
虎头海雕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认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易危(VU)物种。据郑光美[6]报道,虎头海雕主要记录于我国北部,而南部仅有台湾省有纪录;但丁宗苏等[7]及刘小如等[8]均未列出虎头海雕在台湾省的分布。虽然早期文献如王嘉雄等[9]记载了台湾省分布的虎头海雕,但近年来台湾省的文献均认为这些纪录疑点较大而不再采纳其在台湾省有分布。本次观察到的个体应为江苏省的首次纪录。
此次纪录之前,上海地区曾有1只冬季(2023年12月20日)的白尾海雕的纪录(https://mp.weixin.qq.com/s/vHjk0CUuky-pcZnL9bsEmw,上海野鸟会,2023年12月21日发布);照片中该个体处于飞行状态,记录者仅于侧后方拍到不甚清晰的照片,从其形态上不易判断其种类。但照片背景为蓝天,光照尚可,其尾部无明显白色,与白尾海雕成鸟不符,但其喙部却具白尾海雕成鸟般的黄色,因此,判断应为虎头海雕亚成体[10],属上海市新纪录鸟种,该纪录地理位置为虎头海雕在我国已知分布的最南界。
致谢: 感谢刘雨邑、周敏军、蒋忠祐、薛文杰、冯雪松、蔡志扬在文献检索方面的帮助;感谢条子泥景区管委会为开展鸟类调查提供的便利;感谢李东明提供精彩的虎头海雕照片,使得我们可以仔细查看其换羽状态。
[1] |
马克·布拉齐尔. 东亚鸟类野外手册[M]. 朱磊, 何鑫, 雷维蟠, 等,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2] |
约翰·马敬能.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上、下册)[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2.
|
[3] |
ALSTROM P, Mild K. Pipits & Wagtails of Europe, Asia and North America[M].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Publi-shers, 2003.
|
[4] |
NOREVIK G, MAGNUS H, LIU D P, et al. Ageing & sexing of migratory East Asian passerines[M]. Stockholm: Avium Förlag, 2020.
|
[5] |
郑作新. 中国鸟类系统检索[M]. 3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
[6] |
郑光美.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M]. 4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3.
|
[7] |
丁宗苏, 吴森雄, 吴建龙, 等. 2023年台湾鸟类名录[EB/OL]. (2023-04-13)[2024-04-07]. https://www.bird.org.tw/sites/default/files/field/file/download/2023%E5%B9%B4%E8%87%BA%E7%81%A3%E9%B3%A5%E9%A1%9E%E5%90%8D%E9%8C%84%2020240624%E4%BF%AE%E6%AD%A3_0.pdf.
|
[8] |
刘小如, 丁宗苏, 方宏伟, 等. 台湾鸟类志(上、中、下)[M]. 台北: 台湾农业委员会林务局, 2010.
|
[9] |
王嘉雄, 吴森雄, 黄光瀛, 等. 台湾野鸟图鉴[M]. 台北: 亚舍图书有限公司, 1991.
|
[10] |
森冈照明, 叶内拓哉, 川田隆, 等. 図鑑日本のワシタカ類[M]. 东京: 文一综合出版, 1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