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3.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8
2. Jiangs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Nanjing, Jiangsu 210019, China;
3.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08, China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3个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系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1]。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和基因多样性的重要基础,更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离开了适宜的生态环境,生物物种很难适应和生存。江苏省平原广阔、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组分齐全,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丰富繁多的动植物,形成特色鲜明的生物多样性格局[2]。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开启自然生态保护的新征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行动,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生态功能稳步增强,生态质量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加强,重点物种种类和数量较历史数据有了较大突破。随着江苏国土空间高效率利用以及生产空间高密度开发,生态空间挤占、生态破碎化、生态破坏加剧、监督管理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3]。面对自然生态保护工作“走在前、做示范”的历史责任,迫切需要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1 江苏生态系统多样性特征江苏的“苏”,其繁体字“蘇”,寓义“鱼米之乡”,万物复苏。
1.1 生态类型多样江苏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平原广阔、沃野千里,山水林田湖草类型齐全,自然条件和生态禀赋得天独厚,呈现出“一山二水七分田”的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以农田、湿地、城镇、森林及草地为主,其中湿地生态系统占全省面积比例约为17%,森林生态系统占全省面积比例约为5%,沿海滩涂面积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4],造就了生物物种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江苏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等形态皆备,长江横贯东西,太湖、洪泽湖镶嵌南北,东临黄海,京杭大运河等人工河道将近300个天然湖泊联结为一体,使江苏成为中国水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水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6.9%,居全国之首[5]。
1.2 生态资源丰富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生态资源是一切被生物和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时间和空间[6]。江苏处于长江、淮河流域的尾闾末梢,入境客水占总水量的87%[7],水系、平原、丘陵、滩涂与海洋等交织交汇,孕育出独特的地形地貌,既是水生生物重要的洄游通道,也是珍稀濒危物种和旗舰水生生物的关键栖息地,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中心节点,也是全球难得的以生物多样性著称的“潮间带”。2018年,划定的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约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8.21%[8];2020年,在全国率先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将15大类811块占22.49%的陆域面积严格保护起来,形成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相结合的生态空间保护总体格局[9]。10年来,江苏自然湿地保护率由25.9%提升到61.9%,湿地面积超300万hm2,湿地率全国最高[1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35.8%,完成国家前期部署的目标任务[11]。
1.3 生态自然优美生态自然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12]。江苏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壮阔之长江、绵延之运河、浩瀚之黄海在江苏水网中交相融汇,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中国黄(渤)海世界自然遗产地建设,使江苏成为中国东部沿海最美丽、最精彩、最繁华的省份之一,彰显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魅力。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为江豚、麋鹿、丹顶鹤等珍稀濒危物种营造了更好的生存空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数量居全国前列[13]。
1.4 生态环境优良江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生态环境实现了由严重透支到局部改善,再到全面好转的历史性、全局性转变。近10年来,在经济总量连跨7个万亿台阶的同时,细颗粒物(PM2.5)浓度大幅下降56.2%,连续3年以省为单位达到二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国考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例分别提升18.7、47.6个百分点[13];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6年保持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淮河干流和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各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连续16年实现“两个确保”,重现太湖水韵之美。生态质量指数,变化幅度为“明显变好”。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俯拾皆是,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率持续提升。
1.5 生态经济发达江苏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禀赋,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和先进制造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社会发展持续进步,民生水平逐年提高。2023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达12.82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增至5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2万美元,居全国各省之首[14]。近10年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38%和43%[13],发展的含金量更足、含绿量更多、含碳量更低。
1.6 生态禀赋优越2017年开始,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以县域为单元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目前已有88%的县(市、区)完成调查任务,物种数更新至8 842种,较2022年增加1 939种,增长率超28%。其中,珍稀濒危物种大量出现,共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76种。金雕、豹猫等多年未有记录的物种回归视野,东方白鹳、江豚、独花兰、野大豆、中华虎凤蝶等野生保护动植物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15],黄胸鹀、青头潜鸭等对生态环境变化敏感的指示物种数量有所增加,出现频率明显提高。
2 问题症结江苏面临国土空间高强度开发的严峻挑战,人口密度全国最大,开发强度全国最大,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全国最高,而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自然生态环境“超载”现象尚未得到根本缓解。
2.1 地域空间开发强度大地域空间开发是指建设用地总量占行政区域面积的比例,即土地开发强度[16]。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产出了超过10%的经济总量[17],人口多、资源少,土地胁迫程度全国第二,开发强度高达28%,接近国际公认的30%临界点[18],部分建成区和苏南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生态胁迫指数甚至达到了极限[16],而且这种高强度开发利用趋势长期内可能加剧,短期内难以有效改善。沿江、沿河、沿海岸线利用率较高,以港口、工业、开发区占用为主,硬质化护岸建设造成生态系统功能明显弱化。
2.2 自然生态空间占比低虽然资源禀赋优越,但山地林地面积小,清水涵养能力弱,生态家底本不厚实,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空间格局不断受到挤压、挤占,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占比低于30%。此外,湖泊富营养化,河道淤塞,芦苇草垫大面积消失,水土流失,地下水过量开采,地面沉降,外来物种入侵等生态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或发生。
2.3 生态系统破碎化严重2013年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划定779块重点区域[19],2020年《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划定的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增加到811块,加之近年来各地每年都要调整优化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重要斑块配置单一,自然生态环境呈现“破碎化”的问题,加剧了生态空间的孤岛化,区域的连通性弱化,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维持、特殊物种保护、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江苏开展的第二轮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发现,泰州部分地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被调整得支离破碎[20],有的是简单的“加加减减”“拆东墙补西墙”。
2.4 生态破坏屡禁不止2020年,生态环境部将江苏列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首批监管试点省份之一,发现71个疑似生态破坏问题;2017年“绿盾”系列强化监督工作开展以来,江苏涉及自然保护地环境违法违规重点问题108个。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55个问题中,有20项和自然生态保护有关,其中11项是破坏自然生态问题。镇江市长江岸线清理整治推进不力、宿迁市生态保护不到位等被列为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全省3 411个信访问题,涉及生态保护的有129个,比2016年、2018年第一轮督察和“回头看”期间分别增加659%和90%。
2.5 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滞后目前,生态保护工作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情况,重环境、轻生态,重治理、轻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工作偏虚、偏弱,监管手段不多。2023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指出江苏存在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江苏环境容量超载、生态成本透支的局面认识不深[21],长远账、整体账算得少,讲起来都说要落实新发展理念,干起来又不由自主回到老路上。
3 对策措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面对特殊省情,要把自然生态保护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由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转变,探索“高质量发展、高效率利用、高水平保护”条件下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的新路径,努力建设“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的优美生态系统。
3.1 保持生态系统原真性统筹规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战略导向,合理控制开发强度。鼓励重要生态空间内的生产、生活设施逐步退出,严格控制重要生态空间转为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和景观空间,确保区域生态空间只增不减。加强分区管控,实行差异化管控,保证重要生态空间功能不降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物种栖息地连通性、保护管理统一性的原则,恢复拓展、归并优化自然生态空间,增加水面、湿地、林地等生态功能面积,构建城市间、城镇内部绿色空间和生态安全格局。
3.2 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针对受不合理人类活动影响引起生态退化的区域,坚持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实施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增加生态流量,增强河湖水体流动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建设沿河、环湖的水资源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推进河湖滨岸硬化、直化等问题生态化改造,重塑健康自然的生态岸线,恢复河流自然形态。减少渠底硬化,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开展河湖岸坡生态化改造,对于滨岸带硬化比例较高、生态破坏严重的河段,尽可能采用具有透水性和多孔性特征的生态型岸坡防护,增加生态护岸比例。加强农村河渠坝塘综合治理,推进房前屋后水塘河道清淤、岸坡整治,打通断头河(浜)、新建水系互联通道,逐步恢复、重建、优化农村河湖水系布局。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空间,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增强环境自我恢复能力,充分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
3.3 构建低影响的友好示范模式进一步优化江河湖海岸线利用布局,严控新增生产性利用,腾退恢复被挤占破坏的自然岸线,开展腾退岸线复原复绿,有效提升岸线生态空间比例。合理防止土地大面积硬化,实现城乡水文良性循环。采用生态沟渠、植物隔离条带等减缓污染冲击,减少尾水对河流、湖泊、海洋环境的直接污染。探索通过“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绿色资本”等转化路径和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复合产业、生态市场、生态金融、生态补偿等多种转化模式,将生态资本转化为“金山银山”。
3.4 实施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实施综合治理修复、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等重大工程,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尊重自然法则,利用自然的解决方案,创新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试验区建设,采取积极的、科学的和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强化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和区域互动协作,将点状区域串珠成链,构建“斑块-廊道-节点”多层级生态安全网络,提升自然地理单元的系统性和连通性,不断扩大生态分母,放大生态效益,增加生态容量。
3.5 强化生态保护日常监管加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违规侵占国家湿地公园问题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基于《江苏省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行为负面清单》,严格规范重要生态空间保护修复、河道湖塘生态管控、造林绿化活动、城乡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防治等方面的禁止和限制行为,强化对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的监管,防止“以修复为名、行破坏之实”。创新多元化的社会参与途径,推行公众参与生态修举工作监管,构建全民共治共享的生态治理格局。
[1] |
段晓梅. 城乡绿地系统规划[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7: 126-127.
|
[2] |
程瀛, 邹安琪. 江苏: 以水为墨绘就生态新画卷[J].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2(4): 92-94. |
[3] |
许海燕, 姚政宇. 江苏推出创新举措, 守护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生态岛"加速落地, 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N]. 人民日报, 2023-03-20(12).
|
[4]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1年度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EB/OL]. (2022-05-09)[2024-06-01]. 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2/5/9/art_83740_10442697.html.
|
[5] |
江苏省水利厅. 水利概况[EB/OL]. (2021-05-17)[2024-06-01]. http://jswater.jiangsu.gov.cn/art/2021/5/17/art_84421_10238761.html.
|
[6] |
徐浪. 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和生态资源的效率测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D]. 重庆: 重庆工商大学, 2023.
|
[7]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2/4440—2022)"新闻发布会[EB/OL]. (2024-03-29)[2024-06-01]. 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3/3/29/art_83836_10846349.html.
|
[8] |
江苏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EB/OL]. (2018-06-09)[2024-08-12]. http://www.jiangsu.gov.cn/art/2018/6/26/art_46143_7715521.html.
|
[9] |
江苏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EB/OL]. (2020-01-08)[2024-08-12]. https://www.jiangsu.gov.cn/art/2020/1/22/art_46143_8955497.html.
|
[10]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EB/OL]. (2023-05-11)[2024-06-01]. 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3/5/11/art_83836_10889872.html.
|
[11]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贯彻《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暨2023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状况新闻发布会[EB/OL]. (2024-05-31)[2024-06-01]. 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4/5/31/art_83836_11259680.html.
|
[12] |
郑康宁. 协同进化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建构[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
[13]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总书记强调的"根本大计", 江苏以"美丽"作答[EB/OL]. (2023-09-13)[2024-06-01]. https://sthjt.jiangsu.gov.cn/art/2023/9/13/art_84025_11013431.html.
|
[14] |
江苏省人民政府. GDP超12.82万亿元经济运行回升向好——三个维度解码2023江苏经济"含金量"[EB/OL]. (2024-01-30)[2024-06-01]. https://www.jiangsu.gov.cn/art/2024/1/30/art_90083_11140267.html.
|
[15] |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物种数更新至8 842种, 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76种[EB/OL]. (2024-07-08)[2024-06-01]. 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4/7/8/art_84025_11291607.html.
|
[16] |
王婕涵. 江西省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研究[D]. 南昌: 江西财经大学, 2022.
|
[17] |
王静. 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亮相COP15——美丽江苏, 如此生机盎然[N]. 新华日报, 2022-12-26(11).
|
[18] |
江苏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84号)[EB/OL]. (2022-01-21)[2024-08-12]. http://www.jiangsu.gov.cn/art/2022/1/21/art_64797_10324281.html.
|
[19] |
王天琦. 保护生物多样性绘就美丽江苏新画卷[J]. 世界环境, 2022(6): 58-60. |
[20] |
江苏省人民政府. 我省通报第二批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典型案例[EB/OL]. (2023-04-22)[2024-06-01]. http://www.jiangsu.gov.cn/art/2023/4/22/art_60095_10872346.html.
|
[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江苏省反馈督察情况[EB/OL]. (2022-06-01)[2024-06-01]. https://www.mee.gov.cn/ywgz/zysthjbhdc/dcjl/202206/t20220601_98417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