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 Vol. 16 Issue (5): 1-10.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4.05.001.
0

保护与管理对策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仇曙光, 张光富, 王浩然, 蔡瀚纬, 周艳蓉, 刘婷, 中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分析.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 16(5): 1-10.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4.05.001.
[复制中文]
QIU Shuguang, ZHANG Guangfu, WANG Haoran, CAI Hanwei, ZHOU Yanrong, LIU Ting.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Provincial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2024, 16(5): 1-10. DOI: 10.3969/j.issn.1674-6732.2024.05.001.
[复制英文]

基金项目

江苏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调查与评估(2023053SMnull0162)

作者简介

仇曙光(1977—),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林业生态及调查规划.

通讯作者

张光富  E-mail:zhangguangfu@njn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4-07-02
修订日期:2024-07-30

码上扫一扫

中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多样性分析
仇曙光1, 张光富2, 王浩然2, 蔡瀚纬2, 周艳蓉2, 刘婷2    
1.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153;
2.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为揭示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主要特征,对我国已公布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24个省份数据进行了整理,并初步分析其种类组成、生活型谱和濒危等级。结果显示:(1)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2 044种,隶属于208科,844属。其中,大型真菌有23种,苔藓植物有14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63种,裸子植物有50种,被子植物有1 894种。不同省份的重点保护植物种数介于17~448种,平均种数为115种。(2)植物的生活型共有10种。其中以草本植物最多,有1 200种,占总种数的58.71%;其次为常绿乔木,有262种,占总种数的12.82%;再次为落叶乔木,有225种,占总种数的11.01%。(3)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濒危等级划分,这2 044种植物可分为6种类型。其中以无危(LC)最多,有1 224种,占比59.88%;其次为易危(VU),有248种,占比12.13%;再次为近危(NT),有198种,占比9.69%;濒危(EN)有173种,占比8.46%;极危(CR)有128种,占比6.26%。值得注意的是,濒危植物类群(包括CR、EN、VU、NT)的植物合计有747种,占比36.55%。研究发现,我国省级尺度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涵盖的植物类群广泛,但是各省制定的名录涉及的植物种数和比例差异很大。不同省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活型多样,但是总体上以草本植物为主;这些植物的濒危等级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其地理分布相对狭窄、种群规模往往较小以及受到一定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关。因此,建议国家及省级相关职能部门在省级尺度上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定加强指导,在强调物种的珍稀、濒危和特有性的同时,更好地兼顾管理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关键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濒危等级    生活型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versity of Provincial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in China
QIU Shuguang1, ZHANG Guangfu2, WANG Haoran2, CAI Hanwei2, ZHOU Yanrong2, LIU Ting2    
1. Jiangsu Academy of Forestry, Nanjing, Jiangsu 211153, China;
2.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3002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provincial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in China, the checklists of 24 provinces containing such plant species which have been recently released, were collated and analyzed in terms of species composition, life form spectrum and endangered categori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were 2 044 species of wild plants under provincial key protection, belonging to 208 families and 844 genera. Among them, there were 23 species of macro fungi, 14 species of bryophytes, 63 species of lycopodium and ferns, 50 species of gymnosperms, and 1 894 species of angiosperms. The number of key protected plant species differed among these provinces ranging from 17 to 448, with an average of 115. (2) There were ten types of life forms for these species. The majority of them were herbs with 1 200 species, accounting for 58.71% of the total species. Evergreen trees had 262 species, accounting for 12.82% of the total species while deciduous trees had 225 species, accounting for 11.01% of the total species. (3) According to the IUCN Red List, the 2 044 plant specie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six categories. There were 1224 species of Least Concern(LC), 248 Vulnerable(VU), 198 Nearly Threatened(NT), 173 Endangered(EN), 128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accounting for 59.88%, 12.13%, 9.69%, 8.46%, 6.26% respectively.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re are 747 endangered species(including CR, EN, VU, NT), accounting for 36.55% of the total.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ollectively the checklist of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at the provincial scale covers a wide range of plant taxa, but each province varies dramatically in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such species in its own checklist. These plant species have various life forms, with a great majority of herbs. More than a third of these plants have a relatively high threat categorization, probably resulting from restricted geographical range, small population size, and anthropogenic interference. Therefor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from national and provinces should exercise careful oversight over the checklist-making. 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the rarity, endangerment and endemism of candidate species, and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uitability, adequ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Key words: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Threat categorization    Life form    

野生植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发展生物产业、满足人类物质文化需求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中国政府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直相当重视。围绕全国重点野生植物保护,国务院先后于1999和2021年颁布相关法律,明确保护对象,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例如,2021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2021年版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发布(以下简称《名录》)。该《名录》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和4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和36类[2]。这一《名录》,是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商国务院环境保护、建设等有关部门进行制定。《名录》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配套法规,是《条例》具体的保护对象和实际操作的依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面积辽阔,陆海兼备,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中国目前已知的高等植物有4.1万种[3],约占全球总数的1/10。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承载压力大,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和外来生物入侵等方面的影响,我国重点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条例》明确规定:“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保护的野生植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此外,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的不断推进以及植物调查的不断深入,我国境内报道的维管植物平均每年新增200余种(新种、新组合或新分类群)[4]。因此,制定公布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既是履行法定职责,也是完善全国省级野生植物名录体系、开展分级管理、更好保护我国省级野生植物资源的必然要求。为此,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省份根据野生资源的变动情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陆续制定和颁布或修订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5-6],这不仅是对《名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而且有利于更好地拯救和保护濒危野生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因此,根据最近2年在江苏开展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编制实践[1, 7],同时收集整理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核对植物的种类、学名、分类地位、地理分布、生活型和濒危现状等信息,分析了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濒危等级,初步揭示这类野生植物的主要特征,便于今后为我国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修订及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我国24个省份的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作为研究对象,不含上海市、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省、黑龙江省、甘肃省、山东省和湖北省,因为这7个省份暂未公布省级名录。24个省份分属于我国所有7个不同的地理单元,分别为(1)华东地区: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2)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3)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南省;(4)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5)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6)西北地区: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东北地区:吉林省。所选取的24个省份的经纬度、面积、种子植物种数信息见表 1

表 1 中国24个省份的地理位置、面积及种子植物种数

首先对24个省份的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汇总,然后参照植物智网站(https://www.iplant.cn/),核对每种植物的分类、分布以及生活型等信息。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采用克氏系统Christenhusz(2011a)PPG分类系统,裸子植物采用Christenhusz(2011b)GPG分类系统,被子植物采用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APG)第四版(APG Ⅳ)分类系统。

1.2 生活型划分方法

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及其节律变化适应形成的一种形态表现,目前具有不同的生活型分类系统。这里主要参考《中国植被》[36]和《江苏植被志》[37]的划分方法,即主要按照生态学原则将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划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草本、木质藤本和竹类。其中,草质藤本归入草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再细分为常绿和落叶2大类。对于极少数半常绿植物,将其归入落叶植物。对于少数具有不同类型的生活型的植物,统计时以主要类型进行分析。此外,为便于统计,本研究将大型真菌单独列出。

1.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物种濒危等级的划分方法

对于高等植物,参照2020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38]进行分别统计;对于大型真菌,参照2018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39],分别统计每种植物的濒危等级。其次,对于少数存疑种类或以上名录中缺少的植物种类,其濒危等级采用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以及IUCN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在地区水平的应用指南(3.0版)进行评估[1]。再次,将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CR)、濒危(Endangered,EN)、易危(Vulnerable,VU)和近危(Nearly Threatened,NT) 这4类物种进行归类,作为受威胁(Threatened)的濒危植物进行分析。此外,对于个别省份中只提及到属级或科级的分类群,先根据省级地方植物志细分到种,再参照IUCN标准进行评估。最后,对所有物种的濒危等级按照物种数目和百分比分别进行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组成

中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见表 2和附表 1(见后)。由表 2可见,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2 04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隶属于208科,844属。其中,归林业部门管理的有1 935种,占总种数的94.67%;归农业部门管理的有109种,占总种数的5.33%。目前在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标注由农业部门管辖的省份共有12个,分别为安徽、重庆、福建、广东、贵州、湖南、江苏、陕西、四川、新疆、云南和浙江。

表 2 中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

在这2 044种植物中,大型真菌共有23种,占总种数的1.13%;苔藓植物有14种,占总种数的0.68%;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63种,占总种数的3.08%;裸子植物有50种,占总种数的2.45%;被子植物有1 894种,占总种数的92.66%。从植物类群看,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以被子植物为主。

中国24个省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见表 3。由表 3可见,24个省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介于17~448种,平均种类数为115种。不同省份收录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差异很大。其中,重点保护植物种数最多的地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有448种,占总种数的21.85%;种数最少的地区为四川省,仅有17种,占总种数的0.83%。重点保护植物科数最多的地区为海南省,有85科,占总科数的40.67%;科数最少的地区为青海省,有11科,占总科数的5.26%。重点保护植物属数最多的地区为海南省,有201属,占总属数的23.79%;属数最少的地区为青海省,有15属,占总属数的1.78%。

表 3 中国24个省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

就收录的植物类群而言,大多数省份只收录了维管植物,仅有少数省份同时收录了苔藓植物和真菌。例如,海南省除维管植物外,还收录真菌1科4属18种,苔藓植物9科9属9种。

2.2 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活型谱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活型谱见图 1(a)(c)。由图 1可见,我国的2 044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10种生活型类型。其中,草本植物最多,有1 200种,占总种数的58.71%;其次为常绿乔木植物,有262种,占总种数的12.82%;数量排第三的为落叶乔木植物,有225种,占总种数的11.01%;第四为落叶灌木,为150种,占7.34%;第五为常绿灌木,为123种,占6.02%。而落叶木质藤本、真菌、常绿木质藤本、竹类与半灌木植物的数量较少,分别为36种(1.76%),23种(1.13%),17种(0.83%),5种(0.24%)和3种(0.15%)。

图 1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活型谱 注:图(b)中将半灌木归入草本植物,将竹类归入木本植物,两者均不含真菌。

在这些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草本植物为1 203种(59.52%),高于木本植物的818种(40.48%)。在木本植物中,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种数相近,分别为402种(49.45%)与411种(50.55%),二者比例约为1 ∶ 1。

中国24个省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活型组成见表 4。由表 4可见,在24个省份当中,安徽、福建、海南与陕西省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活型类型最多,有8种;其次为山西、吉林、江西、广西、贵州与云南省,各有7种;北京、浙江、河南、广东与重庆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各有6种;天津、河北、江苏、四川、西藏与新疆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种;湖南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4种;而内蒙古与青海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活型类型较少,各仅有2种。

表 4 中国24个省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活型组成 

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10种生活型类型中,草本植物的分布最为广泛,在24个省份均有分布;其次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和落叶灌木植物,在22个省份有分布;常绿灌木植物在21个省份有分布;落叶木质藤本与常绿木质藤本分别在13个和9个省份有分布;而半灌木、竹类和真菌的分布较少,均仅分布在3个省份。

从我国地理区划上看,东北和华南地区省份的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活型更加丰富,平均每个省份有7种类型;其次为华东地区,平均每个省份有6.8种类型;西南地区平均每个省份有6种生活型;而华北、华中与西北地区各省则平均有5种生活型。

2.3 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濒危现状

中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濒危等级情况见图 2。由图 2可见,根据IUCN红色名录标准进行评估,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濒危等级共有6个。其中,被评估为LC等级的物种最多,有1 224种,占总种数的59.88%。其次为VU种,有248种,占总种数的12.13%。再次为NT种,有198种,占总种数的9.69%。第4为EN种,有173种,占总种数的8.46%。第5为CR种,有128种,占总种数的6.26%。而数据缺乏(DD)种类最少,有73种,占总种数的3.57%。

图 2 中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濒危等级情况

此外,中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处于受威胁等级(CR、EN、VU、NT)的物种合计为747种,占比为36.55%。在这4个受威胁等级中,均是草本植物的数量>木本植物的数量。

中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濒危等级及其比例见表 5。由表 5可见,按照植物类群分,裸子植物的濒危比例最高,达46.00%。其次为被子植物,为37.06%;再次为苔藓植物,为35.71%。真菌的濒危比例最低,仅为4.35%。在这5个类群中,均处于LC等级的物种数最多。除裸子植物外,其余4个类群均存在评估等级为DD的物种。

表 5 中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不同濒危等级数量及其比例(不同类群) 

中国不同省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的物种濒危等级及其比例见表 6。由表 6可见,24个省份中,四川省的濒危植物比例最高,达88.24%;其次为云南省,为73.03%;再次为贵州省,为62.50%。濒危植物比例最低的省份为天津市,仅为4.65%。各省濒危植物物种数目占各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数的比例的平均值为36.97%。在CR、EN、VU、NT这4个受威胁等级中,处于VU等级的物种数目最多(341种),其次是NT等级(293种),然后是EN等级(207种),CR等级的物种数目最少(144种)。此外,除云南省和四川省外,其余22个省份的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均以LC等级的物种数目最多。值得注意的是,被列为DD等级的植物有79种,占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总数的2.84%。涉及的省份有16个,这表明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尚存在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家底”不清的现状。

表 6 中国不同省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的物种濒危等级及其比例 
3 讨论 3.1 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特征

本研究以我国24个省份为代表,整理各省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结果表明,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涉及的植物类群广泛,包括大型真菌23种,苔藓植物14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63种,裸子植物50种,被子植物1 894种(表 2)。这些植物共计2 044种,约占我国高等植物种数的4.99%。这一比例高于我国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约1 101种)的比例(2.69%)。尽管目前中国尚有7个省份(不含港、澳、台)暂未公布,但是这24个省份包涵了我国的7个地理大区,涵盖了自南到北的不同气候带,所选择的样本超过全国3/4的省份。因此,当前结果基本反映了我国省级尺度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总体状况。

从植物类群看,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涉及6大类,并以被子植物占据绝对优势,这与我国各省的植物类群分析结果相一致(表 3)。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省级尺度上,不少省份主要收录的维管植物很少涉及苔藓植物和大型真菌。这一方面可能与不同地区(如省份)的生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濒危现状有关;另一方面,很可能与部分省份编制的植物名录对非维管植物的保护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例如,数据分析显示,当前绝大多数省份植物名录的官方公布时间为2023—2024年[8, 10, 12-16]。名录公布时间相对集中,这表明编制时间可能相对较短。

其次,这2 044种植物的生活型共有10种类型。在所有这些重点保护植物中,草本植物最多,共有1 203种,占比为59.52%;而半灌木植物种类最少,仅有3种。这说明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草本植物居多。这主要是因为,与木本植物相比,草本植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而在木本植物中,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数量相近,分别为402种(49.45%)与411种(50.55%)。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样本涉及地理范围广泛,气候带丰富。

第三,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标准,这2 044种植物的濒危等级有6种。其中,LC种类有1 224种,约占总种数的60%。这主要是因为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的遴选,除了需要考虑物种的濒危灭绝风险外,还需要考虑物种的珍稀性、利用价值、文化传统以及重要生态系统功能等因素[1]。此外,各省在编制植物名录时,对目标物种在本省的地理分布和利用现状的考虑可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安徽省级名录中的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其树皮为我国文房四宝中的“宣纸”的主要原料。又如四川省名录中收录的松潘圆柏(Juniperus erectopatens)、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空柄玉山竹(Yushania cava)等均为四川省特有种。这2 044种植物中的濒危植物种类共计有747种,占总数的36.55%(表 5)。这表明有超过1/3的种类属于濒危物种。可能与这些种类的地理分布相对狭窄、种群规模较小以及受到一定人为活动的影响有关。

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包括的类群广泛,生活型多样,濒危等级较高。研究还表明,目前收录的这24个省份中,除如浙江等省份外,绝大多数省份为首次公布省级野生保护植物名录。这是首次在省级尺度上对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进行分析,为今后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修订、第二批发布或者动态更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2 存在问题及建议

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不同于一般的植物调查名录或者红色名录。前者是植物保护条例的一部分,是《条例》具体的保护对象和实际操作的依据;后者往往更加侧重于学术层面的价值。由于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开展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编制与发布,而我国不同省份的植物种类、分布、保护或利用情况往往千差万别,因此名录中存在一定问题也在所难免。

(1) 少数省份的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数或比例不当

当前24个省份收录的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数差异悬殊。例如,四川省收录植物种数最少,仅有17种[24],占2 044总种数的0.83%。而广西壮族自治区收录植物最多,达448种,占总种数的21.92%。而根据表 1,在我国种子植物种数最多的云南省,其省级重点保护植物仅有89种[26],占比4.35%。这一比例远低于东北地区的吉林省(9.74%)、西北地区的陕西省(10.32%)和华东地区的安徽省(5.82%)。

从植物类群看,当前24个省份收录的植物种数或比例也相差很大。例如,以真菌为例,仅陕西省收录4种[28],海南省收录19种[22],其余22个省份未涉及。以苔藓植物为例,仅河北省收录2种,贵州省收录3种,海南省收录9种,其余21个省份未涉及。

因此,建议在制定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时,可适当参考本省的植物种数、保护目标以及管理实际,尽可能考虑不同的植物类群,力争做到应保尽保。

(2) 不同部门关于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沟通协调不足

从植物种类看,这2 044种植物中隶属于林业部门管辖的有1 935种,约占总种数的94.67%。而归农业部门管理的有109种,占总种数的5.33%,远低于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归农业部门管理的占比(35.31%)[40]。从各个省份看,24个省份中有12个省份没有注明涉及农业部门管辖的植物种类,如北京市、河北省、江西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这可能提示今后对于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编制,应该加强林业与农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沟通。

此外,根据对各省现有的植物种类分析表明,除了各省特有的植物种类外,不同省份尤其是邻近区域或者同属于一个地理大区的不同省份,在植物种类的遴选上可以进一步加强交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种类重复,增加植物保护的范围,弥补保护空缺,从而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更好地维护地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3) 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调查、保护和管理有待加强

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物种濒危等级分析结果,研究区域内有2/3的省份存在DD等级的物种,合计达73种(表 5)。这表明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濒危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对这些数据缺乏种类的野外调查,以便尽快摸清“家底”,为植物合理保护提供第一手资料。

当前各省份植物种类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不少省份可能为了便于执法和管理,将部分植物的属,或者整个科均纳入保护范畴。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对于兰科植物种类的保护。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23〕10号)就将“兰科植物(除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物种)及绶草、美冠兰、线柱兰、地宝兰外”的所有种类,均作为“自治区重点保护”物种[21]。我国现有兰科植物约190属1 600种[41]。兰科植物由于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科研等价值,不少种类由于自身存在繁殖障碍,生境脆弱,易于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人为活动的影响而濒临灭绝。近年来我国已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兰科植物的保护力度。例如,2006年在广东建立了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2009年建立了中国首个兰科植物保护区——广西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2021年颁布的《名录》中兰科植物就有296种,占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26.26%[40]。在省级尺度上,几乎将全省分布的所有兰科植物种类列为省级保护(除了国家级保护物种外),这一做法值得商榷。其一,从保护的植物种类或比例看,这会导致一个省份保护的植物种类数目偏高,从而难以做到有效管理或保护。以广西为例,该省份的448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兰科植物高达349种。实际上,通过这样的高标准立法,虽然加大了兰科植物的保护范围,但这势必会导致法条模糊化,很可能会出现普遍性违法,从而加大实际执法过程中的难度。此外,这也不利于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根据对江苏的省级保护名录的编制实践[1],江苏的兰科植物收录2属3种,其中江苏省内的斑叶兰属(Goodyera)2种植物全部收录。这主要因为斑叶兰属植物从营养体特征看,叶片有明显的杂色斑纹,易于与其他植物区别。同时,在保护名录中列出该属的所有种类,这样可以保证植物名录中植物名称的准确性,便于明确法条,从而便于林政执法、科学研究以及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活动。

因此,不建议在省级名录上将整个科的植物列为保护对象,建议列出属级保护的所有植物名称及其学名。这样不仅有利于明晰省域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具体保护对象,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植物保护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依据,从而更好地做到有法可依,增强植物保护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结论

以24个省份为例,首次整理和分析了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2 044种,隶属于208科844属。其中,大型真菌有23种,苔藓植物有14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63种,裸子植物有50种,被子植物有1 894种。各省份的植物名录大多为维管植物,其中以被子植物为主。这些植物的生活型可以划分为10种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总体上,南方地区省份的木本植物的生活型类型多于北方省份。根据IUCN红色名录的濒危等级划分,这2 044种植物可分为6种类型。其中以LC级最多,约占60%,但濒危植物种类的比例超过1/3。因此,我国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类群广泛、生活型多样、濒危等级较高的特点。

建议对数据缺乏种类开展补充调查,在编制省级植物保护名录时除了考虑物种濒危等级外还应该兼顾管理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

附表 1  中国24个省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种类组成、濒危等级及地理分布清单

http://www.hjjkyyj.com/hjjkyyj/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A20240702003&flag=1

参考文献
[1]
张光富, 熊天石, 孙婷, 等. 江苏珍稀濒危植物的多样性、分布及保护[J]. 生物多样性, 2022, 30(2): 21335.
[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15号)[EB/OL]. (2021-09-07)[2024-07-01].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9/09/content_5636409.htm.
[3]
鲁兆莉, 覃海宁, 金效华, 等.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调整的必要性、原则和程序[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12): 1577. DOI:10.17520/biods.2021394
[4]
万霞, 张丽兵. 世界维管植物新分类群2022年度报告[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0): 23162. DOI:10.17520/biods.2023162
[5]
周彬. 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修订[J]. 云南植物研究, 2010, 32(3): 221-226.
[6]
万萍萍, 王利松, 吴少东, 等. 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维管植物的比较研究和地理分布[J/OL]. 广西植物.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134.Q.20240310.1732.002, 2024-03-11.
[7]
WANG H R, ZHI F Y, ZHANG G F. Predicting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suitable distribution of critically endangered tree species Yulania zenii(W. C. Cheng) D. L. Fu in China[J]. Forests, 2024, 15(5): 883. DOI:10.3390/f15050883
[8]
江苏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关于公布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通知(苏政发〔2024〕23号)[EB/OL]. (2024-02-26)[2024-07-01]. https://www.jiangsu.gov.cn/art/2024/3/20/art_46143_11183576.html.
[9]
浙江省林业局. 浙江省林业局、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 (2023-11-23)[2024-07-01]. http://lyj.zj.gov.cn/art/2023/11/10/art_1275954_59061785.html.
[10]
安徽省林业局.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安徽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皖政秘〔2022〕233号)[EB/OL]. (2022-12-12)[2024-07-01]. https://lyj.ah.gov.cn/public/9913203/40656799.html.
[11]
江西省林业局. 《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征求意见稿)[EB/OL]. (2023-11-22)[2024-07-01]. http://ly.jiangxi.gov.cn/art/2023/11/22/art_68735_4690145.html.
[12]
福建省林业局. 福建省林业局、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EB/OL]. (2024-01-29)[2024-07-01]. http://lyj.fujian.gov.cn/zwgk/zygl/202402/t20240204_6392090.htm.
[13]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京政发〔2023〕15号)[EB/OL]. (2023-06-09)[2024-07-01].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fwj/zfwj2016/szfwj/202306/t20230609_3128229.html.
[14]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天津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EB/OL]. (2023-12-14)[2024-07-01]. https://ghhzrzy.tj.gov.cn/ywpd/lygl_43043/lyxx/202312/t20231214_6481398.html.
[15]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山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晋政函〔2023〕126号)[EB/OL]. [2023-11-27]. https://www.shanxi.gov.cn/zfxxgk/zfxxgkzl/fdzdgknr/lzyj/szfwj/202312/t20231204_9438533.shtml.
[16]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办字〔2010〕103号)[EB/OL]. (2010-08-13)[2024-07-01]. http://www.hebei.gov.cn/columns/b28eb7a4-8c02-4331-b305-6a566dc35785/202309/11/8a6a50f2-bb2c-4a63-bf16-14836f01bebc.html.
[17]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EB/OL]. (2020-11-09)[2024-07-01]. https://www.wpca.org.cn/newsinfo/833564.html.
[18]
河南省林业局. 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EB/OL]. (2018-03-07)[2024-07-01]. https://lyj.henan.gov.cn/2019/07-29/965951.html.
[19]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林业局、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调整《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湘林护〔2023〕9号)[EB/OL]. (2023-08-14)[2024-07-01]. http://www.hunan.gov.cn/hnszf/xxgk/tzgg/szbm/202308/t20230825_29468831.html.
[20]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粤府函〔2023〕30号)[EB/OL]. (2023-03-17)[2024-07-01]. http://www.gd.gov.cn/zwgk/gongbao/2023/9/content/post_4142611.html.
[2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桂政发〔2023〕10号)[EB/OL]. (2024-04-13)[2024-07-01]. http://www.gxzf.gov.cn/html/zfwj/zxwj/t16316921.shtml.
[22]
海南省林业局. 海南省林业局关于调整《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海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EB/OL]. (2024-04-25)[2024-07-01]. https://lyj.hainan.gov.cn/xxgk/gsgg/202404/t20240425_3653329.html.
[23]
重庆市林业局. 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重庆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渝林规范〔2023〕2号)[EB/OL]. (2023-01-17)[2024-07-01]. https://www.jiangsu.gov.cn/art/2024/3/20/art_46143_11183576.html.
[24]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征求《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示[EB/OL]. (2023-11-14)[2024-07-01]. http://lcj.sc.gov.cn/scslyt/c1055/2023/11/14/658a292c60794a95aa88c2e24ac4aa72.shtml.
[25]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贵州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黔府发〔2023〕17号)[EB/OL]. (2023-12-04)[2024-07-01]. https://www.guizhou.gov.cn/zwgk/zcfg/szfwj/qff/202312/t20231204_83177170.html.
[26]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公开征求《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EB/OL]. (2023-09-07)[2024-07-01]. https://lcj.yn.gov.cn/html/2023/yijianzhengji_0908/69817.html.
[27]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 西藏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EB/OL]. (2009-07-20)[2024-07-01]. https://www.gov.cn/zhengce/2009-07/20/content_5731942.htm.
[28]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陕政函〔2022〕54号)[EB/OL]. (2022-06-15)[2024-07-01]. http://www.shaanxi.gov.cn/zfxxgk/fdzdgknr/zcwj/nszfwj/szh/202208/t20220808_2242030.html.
[29]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青海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EB/OL]. (2018-08-30)[2024-07-01]. https://lyj.hainan.gov.cn/xxgk/gsgg/202404/t20240425_3653329.html.
[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EB/OL]. (2024-01-18)[2024-07-01]. https://lcj.xinjiang.gov.cn/lcj/zcwj/202401/a2a9c2b4dcaf4174b4625e4f5331cd8e.shtml.
[31]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吉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EB/OL]. (2018-08-30)[2024-07-01]. https://www.wpca.org.cn/newsinfo/405940.html.
[32]
肖翠, 刘冰, 吴超然, 等. 北京维管植物编目和分布数据集[J]. 生物多样性, 2023, 30(6): 22064.
[33]
李勇, 李三青, 王欢. 天津野生维管植物编目及分布数据集[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9): 23128.
[34]
易思荣, 黄娅, 肖波, 等. 重庆市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8, 16(1): 23-28.
[35]
黄继红, 马克平, 陈彬. 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36]
吴征镒. 中国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37]
张光富, 伊贤贵. 江苏植被志[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的公告(公告2023年第15号)[EB/OL]. (2023-05-19)[2024-07-01].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2305/t20230522_1030745.html.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的公告(公告2018年第10号)[EB/OL]. (2018-05-17)[2024-07-01].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1805/t20180524_629586.html.
[40]
唐凌凌, 教忠意.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其变化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 2022, 49(4): 125-132.
[41]
金效华, 李剑武, 叶德平. 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原色图鉴[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